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0版:全省教育工作会议 上一版3  4下一版
“穷省办大教育”,钱从哪儿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一切为了孩子——大投入
“穷省办大教育”,钱从哪儿来?

我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全国第一教育人口大省,教育人口高达2919万人,占全国十分之一强,同时又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省份。“穷省办大教育”,虽然近年来全省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教育发展的历史欠账多,解决各种存在的问题,都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作保障。

据了解,目前,全省在校生有2789万人,比中部的湖南、湖北两省的学生加到一起还要多。如果每个学生增加1000元的经费投入就是近280亿元。

国家明确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要达到4%,而河南省去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5.8%。“如果按照国家规定扣除教育支出,我们就只剩不足2个百分点用于‘吃饭’和其他建设,显然是力不从心,捉襟见肘的。”省长郭庚茂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教育发展。教育强省也必然是经济强省。

目前,解决教育发展问题,一方面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另一方面,需要优化教育结构布局,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

切实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支撑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要基础。

建立健全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保障公办学校办学经费的稳定来源与增长。

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经费的投入机制。晚报记者 张勤 张竞昳

“穷省办大教育”,钱从哪儿来?

政府投入将会逐年增长

近年来,我省教育发展历史欠账多,是一个较突出的问题,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还存在,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教育结构布局问题、教育教学体制改革问题,都需要“用钱”。

《纲要》中提出,要依法增加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财政拨款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

保证教育财政拨款达到法律规定的增长要求;保证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

到2012年,完成国家4%目标的分解任务

《纲要》明确规定,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12年,完成国家4%目标的分解任务。

在昨日下午的分组讨论中,各地市政府部门负责人都表示,将会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12年达到4%。

“郑州的GDP已经跻身3000亿的行列。如果按照3000亿的标准来计算,4%的教育经费支出就是120亿。”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介绍,随着GDP的增加,到2012年,教育经费比120亿会只多不少。

“只要能考上学,就要保证他们完成学业”

在非义务教育阶段,要保证每一个孩子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主要是靠实行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来实现。

“只要孩子们能考上学,就要保证他们完成学业。”省长郭庚茂在昨日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说,政府要继续加大奖助学金的投入,扩大奖学金、助学金的规模和覆盖面。

根据规定,政府投入主要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基本生活费用。

与此同时,学校也要从学费中拿出相应的比例资助困难学生。

在郑州,公办和民办学校的学生都享有资助

近年来,郑州市对低保家庭和困难家庭的学生,考上高中和高校后,给予5000元、8000元的资助。

今年,市财政还将民办学校的低保家庭、低收入家庭子女纳入到一次性救助范围之内。在本月底前,民办学校符合条件的学生都可申请一次性救助资金。

几类办学,资金渠道各不相同

《纲要》中指出,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财政保障;非义务教育实行以政府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的投入机制。

非义务教育中,《纲要》也分别提出了资金筹措的投入机制。其中,学前教育建立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

普通高中实行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

中等职业教育实行政府、行业和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等依法筹集经费的机制。

高等教育实行以举办者投入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担培养成本、学校设立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等筹措经费的机制。

社会力量可自己独立办学,也可和公办学校合作

在公布的《纲要》(讨论稿)中,着重提出要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完善社会捐赠教育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办学。”《纲要》中提出,可以通过划拨土地、税收减免、金融扶持和政府奖励等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举办教育。

民办教育为学生和家长提供了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同时也增加了社会资金对教育的投入。这次的《纲要》明确提出来,社会力量可以自己独立办学,也可以和政府的公办学校一起共同做教育。

政府公共财政将会对民办教育进行扶持,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的办法,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

【纲要原文】

本报资料图片

职业教育

学了就要好就业

探索校企合作

【纲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进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知名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定向式人才培养。

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促就业

在《纲要》中,职业教育所占的篇幅很大,显示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因为和就业挂钩,职业教育更突显了它的重要性。

《纲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面向整个社会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促进就业。从一定意义上讲,抓职业教育就是抓就业、抓民生、抓产业竞争力。

和其他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本身有自己的优势,比如专业设置比较灵活,和社会上相关需求产业联系紧密。在今后的10年教育规划中,职业教育将被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使其在规模、专业设置上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

根据目标任务,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要尽快实现在校生占高中阶段55%以上的目标。这也就意味着,职业学校必须提高其对学生的吸引力,来缓解我省高考的压力。

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培养”

近年来,政府鼓励职业学校和企业寻求校企合作,通过订单式培养中职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工作,促进就业。在《纲要》中,也明确提出,2010~2020年期间,全省的职业学校要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知名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定向式人才培养。

部分职业学校已在探索校企合作

目前,郑州市部分职业学校已经开始寻求和企业合作,开设定向式培养的班级。

据郑州市信息技术学校的有关负责人介绍,学校今年年初和双汇连锁店进行合作,开设“双汇班”,为双汇连锁店培养店长、管理人员,招生形势还不错。

不过,在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学校一头热”的情况。市区一所职业学校的负责人透露,学校很想和大企业合作,一方面保证学生就业,另一方面也可以和企业进行资源共享。“但是,往往是学校热情高涨,而企业尤其是知名大企业的态度比较冷淡。”

数据显示

钱从哪儿来?

钱怎么用?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