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8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升初”有望学区内任选学校
70台公交车投放西区
“无糖”“滋补”月饼都是玩概念的
郑东新区CBD人工湿地
成“全国节水教育基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市区13个学区长“走马上任”
“小升初”有望学区内任选学校
同一学区高中有望统一分数线

老校+新校,强校+弱校,共享教学资源、设备、优质师资,做到课程计划、教学进度、考试评价等都统一起来。这是本市开始实行的“学区制”运行模式。

让市民更兴奋的还有一条消息,通过运行学区制,在条件成熟时实现“招生统一”。

昨天下午,市区目前划定的13个学区聘任了各自的学区长。担任学区长的人选,都是市区热点学校的负责人。晚报记者 张勤

13个学区长昨天走马上任

在9月16日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省长郭庚茂提出,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鼓励开展“学区制”试点。郭庚茂指出,可以在一定区域内将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若干学区,学区内的学校实行资源共享、捆绑发展、师资互派、统一教学。

其实,从今年年初,郑州市教育局就开始酝酿在市区实行“学区制”。秋季开学后,“学区制”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昨日下午,13个学区长正式接受市教育局的聘任证书,成为市区的13个学区的“领头人”。

据了解,市教育局已划定了13个学区,其中市区56所市属初中被分成了10个学区,增加了3个高中学区。

13个学区分别是:郑州一中学区、二中学区、五中学区、回中学区、七中学区、八中学区、九中学区、十一中学区、十九中学区、三十一中学区、四十七中学区、五十七中学区、郑州外国语学校学区。

共享时,强校不要吝啬自己的“名师”

根据市教育局制定的“学区制”方案来看,在运行过程中,学区内各学校之间将要实行资源共享,捆绑发展,师资互派,统一教学,以优质学校带动其他学校的发展,以实现学校的均衡发展。

从每个学区内的学校组成来看,起“带领”作用的是市区的热点初中和高中名校,还有相对薄弱的学校,有市属中学,也有区属中学。强校、名校愿意把自己的优秀师资、先进教学设备和资源拿出来共享吗?

“名校、学区带头学校,不要吝啬你们的名师、杰出教师。”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说,共享的资源中,优秀的师资才是一切资源中的基础。在学区内的各学校里,骨干教师的队伍都差不多,但是名师的数量就有差距了,学科带头人、杰出教师不是每所学校都有的。

翟幸福希望通过学区内交流任教、跨校兼课或师徒结对等形式,让学区内其他学校的普通教师也能听到名师的课。

将来时,学区内有望统一招生

据了解,随着学区间教育均衡的推进,以后“小升初”时,有望实现学区内学校任选。初中升高中时,同一学区内的高中有望统一分数线等。

“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翟幸福在接受采访时称,在条件成熟时实现招生统一,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他说,这里所说的“招生统一”,主要是指高中,通过实行多年的“学区制”后,一个学区内各学校之间的老师均衡了,硬件设施可以共享了,教学进度都统一了,学校之间也就没有了差距。“学生上哪所学校都是一样的。”

比如,郑州一中学区共有7个学校,有郑州一中、二十四中、三十六中、五十三中、七十四中、新意中学和二砂寄宿学校,在运行“学区制”的过程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共享,最终达到硬件和软件的统一。“在高中招生时,就可以只划定一条分数线,分数线以内的学生在7个学校之间平均分配。”翟幸福说,这是将来学区制发展要达到的一个效果。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