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0版:社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院校社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年轻人平时忙工作,闲了喜欢宅在家里上网
社区工作人员想了个招儿——
院校社区

没有悠久的历史,没有风云的人物,但它有时尚的社区博客,有敬老爱老的年轻人,有更新超快的黑板报……今天,跟随记者的脚步,让我们一起走进瞧一瞧,转一转。晚报记者 李丽君

实习生 赵柳影 文/图

院校社区

年轻人平时忙工作,闲了喜欢宅在家里上网

社区工作人员想了个招儿——

开博客把年轻人“拉回”社区

【温馨社区】 人手一张“便民服务卡”

在平时生活中,许多市民会遇到一个问题:想要联系相关单位时,总是为不知道电话发愁。

从去年4月份开始,住在郑州水利学校家属院的王春菊老人就不再为此发愁了,在她的电话机旁有一张卡片,老人当宝贝似的放着。

卡是淡绿色的,制作得很精巧,上面除了印有社区的名字、电话、邮箱、博客之外,还印制了许多服务类型的电话。

例如:省妇幼保健院、省人民医院、市供水供电公司的联系电话,还有辖区内派出所、卫生服务中心以及便民维修处的电话等。

“不仅我家有,我们社区所有的居民都有。”王春菊老人说,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居民的问题后,在去年4月制作了名片大小的便民服务卡,并搜集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联系电话印在上面,免费发放给居民。

“孩子们都忙,也不想老打扰他们,有了服务卡我们有啥事都不用愁了。”王春菊说,她和老伴单独住,家里水管、电视时不时的出点毛病,或者自己有个头疼脑热的,他们就会按照服务卡上的电话找相关单位解决,“非常方便。”

社区主任王宏说,便民服务卡不仅利于居民日常生活,同时也加强了社区和居民之间的联系。“大家会根据服务卡上的社区邮箱、博客,给我们提出很多促进社区和谐的意见。”

【时尚社区】 社区博客揽人气

说起社区博客,这算是王宏的独创。由于院校社区是一个新型社区,加之学校单位比较多,所以辖区内的年轻人就多。

“年轻人喜欢上网,便想通过开通博客加强与他们的交流。”王宏说,年轻人平时工作很忙,很少和社区联系,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服务这一群体,她便在去年7月份开通了社区博客。

打开院校社区的博客,内容很丰富,有低碳生活、社区建设、健康驿站等13个板块。在健康驿站板块里,更是发表了许多健康小知识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文章,告诉居民“挤一挤健康时间就出来了”。

令王宏没有想到的是,博客开通之后,不仅受到社区里年轻人的青睐,老年人也很喜欢,时不时地也进去逛逛。

为了将博客管理好,每天王宏都会花费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整理博客,更新博文。她觉得通过网络来和居民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也更加时尚。“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通过博客交流会越来越普遍。”

【文明社区】 发短信、教网聊宣传孝文化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独生子女的大量增加,社会家庭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很多时候“爱幼有余而尊老不足”。

为了改善这一现象,从去年3月份到现在,院校社区一直长期开展“孝道”宣传活动。

“虽然我们社区很年轻,但我们很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王宏说,他们先后举办了观看孝亲图片展览、发放孝亲倡议书和《弟子规》书籍等。

每逢节日,他们还会通过短信平台给居民发短信,呼吁年轻人常回家看看,多给老人打打电话。

家住院校社区圣菲城小区的葛长生老人,今年已经70岁了,虽说没有跟子女住在一起,但每逢周末,儿子都会来探望老人,陪老人聊聊天,或带老人出去转转,工作再忙也不忘给老人打电话。孩子们还教会了老人上网,一有时间就和老人网上视频。

“进行孝文化宣传特别有必要,我现在的生活很幸福。”葛长生老人说,现在社区每月都会有青年学生志愿者来为他们服务。

“帮助社区老人的同时,学生们也会想到自己的父母。”王宏认为,“孝”不仅只是针对自己的父母,通过帮助其他老人学生们会更好地体会“孝”的含义。

她希望通过宣传,社区的居民和学生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孝亲敬老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86岁老人,迷上黑板报

院校社区不仅有热心为居民服务的社区工作人员,更有一群为社区的和谐美好而默默奉献的居民,家住水利学校家属院的王义和老人就是其中一位代表。

虽说现已86岁高龄,但老人身体很棒,兴趣也很广泛。在社区里提起老人的名字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因为王义和老人是小区里有名的板报达人。

记者来到老人家里时,他正在阳台上忙着作画。老人说,他退休后迷上了书法和画画,在家“潜心修炼”。

后来,他看到家属院门口和院内有两块黑板一直空着,觉得很可惜,便主动揽下了办黑板报的活儿,这一坚持就是5年。

“2004年11月份,经过半年多的思想斗争,我才把板报办了起来。”老人回忆说,在2004年初,他就产生了办黑板报的念头,不过由于家属院内住了许多水利学校退休的教师,他害怕自己水平有限,办出来的板报惹人笑话,便一直没有实际行动,直到11月份,在家人的鼓励下,他终于尝试着办了第一期黑板报。

没想到,板报出来后,赢得了居民的好评和夸赞,老人这才把悬着的心放在了肚里,将办板报当成退休后的事业坚持下来。

王义和不仅每次都把版面设计得很漂亮,还想着法儿变换内容。平时看报纸和杂志,只要看到好文章,他都会摘抄下来收集,当做板报的内容。

从2004年到现在,老人办了50多期板报,每期都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涉及科普小知识、老年养生、生活小常识等多个方面,而且每期的粉笔画也都是他根据文字内容精心搭配的。

“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王老师前几天刚办了一期以喜迎国庆为内容的板报。”王宏说,老人平均每月至少要办一期黑板报,每次更新都会吸引家属院里的居民驻足观看。

在老人的精心办理下,黑板报已经成了水利学校家属院一道靓丽的风景。

王春菊老人家的便民服务卡

王义和老人在写黑板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