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43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国内编剧整体能力偏弱 好编剧“只挂名不动笔”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编剧弱势?制片人和导演却不认可
国内编剧整体能力偏弱 好编剧“只挂名不动笔”
拿到定金就走人 有些编剧转包剧本演员的价格虚高 投资方不重视编剧

曾成功推出《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剧的制片人吴毅表示,目前国内编剧整体能力偏弱,“我觉得现在国内编剧最大的两个问题一是技能,二是生活底蕴。其实现在编剧拼的就是生活底蕴。我在做一个项目的时候,从来不看编剧的名声有多大,关键是看本子,所以才会有《士兵突击》,因为兰晓龙的本子太扎实了。”“好的编剧本来就少,一些有功底的编剧在多年的创作中,生活底蕴已经掏空了,有的成名后就只挂名不动笔了。”

拿到定金就走人 有些编剧转包剧本

《金婚》制片人曹平在谈到编剧的问题时,也直言“好编剧太少了”,对于编剧的片酬,曹平表示目前的市场价格都能接受,“不光是编剧的费用在涨,每个环节都在涨价,如果是编剧完成得不错,我们肯定是按照市场价格来给,不会压价。”曹平告诉记者,一般有了创意后,投资方就会去找编剧,在编剧完成大纲并获认可后,就签合同,并支付定金,之后编剧开始写分集剧本,再不断修改,等电视剧开机后,编剧将获得最后一笔尾款。而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编剧学会了从中赚钱。

“有的编剧专吃定金。因为大纲你是认可了的,而签了合同后,定金是必须支付的,有的编剧拿到定金就不再写剧本了,以自己写不出来为由推托。有的则直接找枪手代劳。”此外,曹平对一些编剧“一心多用”也有不满,“有的编剧一年接好几个活,如何保证剧本质量?我希望编剧们能沉下心踏实地写剧本。”

演员的价格虚高 投资方不重视编剧

曾执导过《阮玲玉》《滇西往事》等多部电视剧的导演沈悦直言“现在演员的价格太高了,完全是虚高。而编剧的稿酬确实太低了。”沈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记者,一部戏自己常常既是编剧又是导演,“如果我编剧,费用就会算得很少,甚至被忽略。投资方总会说:‘就当帮帮忙啦。’显然,他们不重视编剧。”同时沈悦指出,编剧的原创确实不足,“一旦我自己编剧的本子,我第一件事就是到版权局登记,现在作品反复重拍、情节抄袭的现象太多了。”在金牌导演康洪雷的眼里,电视剧编剧是占第一位的,“导演和演员是站在编剧的肩膀往上爬的。”对于目前编剧遇到的不公平现象,康洪雷直言:“都是制片方造成的。”

“吃”定金,找枪手,原创精神不足

编剧成了娱乐圈的“弱势阶层”,在他们抱怨拿钱少、操心多、无话语权的同时,导演和制片人,也数落出一堆他们的不是:缺乏原创精神,枪手横行甚至有人专门吃剧本定金。这样,编剧生态环境的恶化,就不是简单的“重演轻编”的问题,而是此行业长期累积而成的“行业诟病”。日前,记者对编剧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调查。

编剧反思

本子不行就退钱

林和平编剧的《血色残阳》《小姨多鹤》等电视剧,其作品几乎上一部火一部,林和平也成为圈内为数不多的“造星”编剧之一。林和平说:“人家凭什么给你这么多?请问你又拿出了多少真诚和心血。所以,要对得起这个价码,就要做到三点:一定不要用枪手;让自己的真情参与到创作之中;写不好要退钱。如果签了合同,收了定金,剧本出来了,但最后投资方的人一致认为这本子不行,那就要退钱。”

要善于妥协变通

在王海鸰看来,一部剧的质量取决于编、导、演水平的平均值,“我认为最好的合作状态是,各司其职。”此外,她还认为,“电视剧编剧就是匠人的角色,需要不断妥协,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要考虑,投资方成本也要考虑,有时候还要向演员妥协。但这所有的妥协变通须有底线——不违背生活真实,不违背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原创还是第一

《家有儿女》编剧费明表示,内地编剧必须学习香港电影的想像力,“香港编剧,他们像顽皮的孩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编剧王兴东还提出了遵循原创第一的原则,“剧本就是影片的根与核。中国电影想要发展起来,必须要重视原创和首创,没有好的剧本是不行的,再投资几十个亿也一样浅薄”。

制片人与导演谈编剧

《士兵突击》

《家有儿女》

《金婚》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