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我们在过节新闻在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孩子,是人生中最特别的礼物
“胶带”和“铅笔”帮他们夺得诺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胶带”和“铅笔”帮他们夺得诺奖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5日以石墨烯研究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说,之所以授予这两位俄罗斯裔科学家物理学奖,是为了奖励他们“研究二维材料石墨烯的开创性实验”。

诺沃肖洛夫是1973年以来最年轻的物理学奖得主

瑞典科学院一间会议室内,当地时间5日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分),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对海姆和诺沃肖洛夫研究的石墨烯,评审委员会发布的新闻稿称之为“完美原子晶体”,作为二维结构单层碳原子材料,强度相当于钢的100倍,导电性能好、导热性能强。

海姆1958年出生于俄罗斯索契,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曼彻斯特大学教授。诺沃肖洛夫1974年出生于俄罗斯下塔吉尔,2004年获得荷兰奈梅亨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曼彻斯特大学教授。

诺沃肖洛夫是自1973年以来最年轻的物理学奖得主。

即便在谈到获奖成果时,诺沃肖洛夫依然显得很平常——“制备石墨烯很简单,许多学生应该都有这个能力做到。”

的确,他们在世界上首次制成石墨烯的方法一点也不高科技,就是用胶带从石墨上粘下薄片,再反复用胶带粘贴和撕取,最终产生只有一层碳原子的石墨烯。

铅笔的笔芯就是石墨,因此一些媒体戏称,海姆和诺沃肖洛夫用夺得了诺贝尔奖。但是,之前却从未有人用这个平常的方法成功过。

得奖当天继续工作,写没完成的论文

瑞典《每日新闻》记者问及当天后续日程安排,海姆回答:“回去工作。”

海姆前一天工作到晚9时,5日早晨接获评审委员会获奖通知时正在电脑前回复一份邮件。依照他的说法,前一天睡得不错。“我今天打算继续工作,完成上星期没有写完的一篇论文。”他说,“我试着像以前一样生活。”因为自己不是因为获奖就会“余生停止工作的人”。

几个小时后,诺沃肖洛夫受到一名记者电话“骚扰”,却不愿放下手头实验,于是反问:“如果我现在不停下实验,是不是以后就不再有机会(接受采访)?”

海姆和诺沃肖洛夫在实验室内应用“机械微应力技术”获得石墨烯,2004年10月发表第一篇论文。两人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0万美元)诺贝尔奖奖金。

新闻稿中,评审委员会介绍,把研究工作视为“游戏”是海姆和康斯坦丁团队的特点之一,“在过程中学习,谁知道,或许有一天会中大奖”。

石墨烯是碳的一种存在形式。

以性状类似铅笔芯的石墨为实验对象,本年度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最初使用普通胶带,以“粘取”方法剥离出一片石墨烯。

那一刻,依照先前认知,科学界不少人相信,作为碳的二维晶体,石墨烯如此之薄,受热力学影响,不可能稳定存在。

石墨烯与塑料混合,可望形成导体,用于输送电子,同时具备更强的机械性能和耐热性能。

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预期,石墨烯与塑料复合,可以凭借韧性,创制“新型超强材料”,兼具超薄、超柔和超轻特性。

如果说“新材料”一词还不足以激发媒体受众的想像力,那么,评审委员会在新闻稿中告知:“今后,卫星、飞机和轿车可以用这类新型复合材料制造。”

在特定领域内,如电子行业,石墨烯因具备透明和良导体性状,适合制作透明触摸屏、透光板和太阳能电池。如用于制造晶体管集成电路,石墨烯可望超越硅晶体,突破现有物理极限,使电脑运行速度更快、能耗降低。

石墨烯用来研制卫星、飞机和轿车的新型复合材料

“胶带”和“铅笔”

帮他们夺得诺奖

10月5日,海姆(左)和诺沃肖洛夫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接受记者采访。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