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走进高新区信息港体验数字城市,未来5年高新区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信息化生活等领域,将散发出更加迷人的“数字魅力”。晚报记者 孙娟 见习记者 柴琳琳
高新区将成为河南首个无线城区
在“数字郑州”建设中, 高新区在数字化区域实践中切实起到先导和示范作用。
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建国说,高新区正在构建信息化时代的“五通一平”。“五通”即网络通、信息通、政务通、市场通、生活通。“一平”即一个统一、可靠、安全、高速、稳定的宽带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郑州高新区的信息化主要发展指标在国家级高新区中保有领先地位。
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郝军峰向记者介绍:如今高新区正在打造中原首个“无线城区”。“无线高新”建设采用先进的MESH+WIFI,实现无缝覆盖,与3G相比提供了更大的带宽。一期工程已经建设56个基站,覆盖面积10平方公里。
搭建无线城区,也让城市的管理变得更加便捷。比如,有了无线网络覆盖,城区内如发生重大火灾等安全事故时,一方面派遣消防和技术人员火速奔赴现场,另一方面可通过安装在流动汽车上的摄像系统把现场情况还原回城市应急指挥中心,使指挥人员作出直观判断并正确下达救助指令,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据介绍,到2011年,高新区将实现全区范围内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接入宽带网络,市民可以享受无所不在的信息化服务。
国内第一个将地下管线实现“数字化”
高新区采用GIS技术,建设了地理信息平台,在国内第一个通过将区内23平方公里的雨水、污水、给水、热力、通信等地下管线全部数字化,整合各有关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构建统一空间数据库和业务数据库,实现了高新区一张图遍管地下管线。
昨日,记者打开高新区地理信息平台,地图上地下各种管线的方位、走向、埋深、材质等信息一应俱全。市政施工前只需要登录这个信息平台,打印一份施工区域的管线地图,就可精确开挖路面。
国内一流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近日投入使用
近年来,高新区积极为企业发展建设了三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据介绍,高新区国家动漫基地集中了我省70%的动漫企业。动画的出品质量和速度完全依赖于硬件设备的计算能力,比如动画作品的调色系统就需要400多万元,有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小型动漫企业在初创期无需购买专业设备就可以开张。
高新区信息化办公室主任罗伟告诉记者,高新区将于10月底搭建完成的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将是河南省首个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的动漫技术专业服务平台。
另外,高新区与IBM合作建成了国际一流的软件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园区内的软件企业提供一个将整个软件开发环节的工作流程化、标准化的类似工业制造流水线的智慧软件交付协作平台。
可一次性解决问题的人性化呼叫平台
过去,市民投诉噪声污染,常常由于不知归属哪个部门管理,只能多重投诉,有时遇到一些执法机构“踢皮球”,更是投诉无门。在高新区,市民无需了解政府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只需拨打一个投诉电话67991110,就可一次性解决问题。
张建国主任说,高新区下一步将着力推动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物联网、数字医疗、数字社区等项目的建设,到2012年,79个社区智慧医疗点将实现为居民提供包括预防保健、远程监护、医疗救治、药品配送、健体养生在内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服务;城市安全生产监管系统、公共安全监管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等即将在高新区建设应用;到2012年,“数字高新”的框架基本搭建完成,高新区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平均水平,郑州高新区将成为中国中部最具活力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