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国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三例“超级细菌”携带者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我国发现
三例“超级细菌”携带者
两例痊愈出院,一例因肺癌去世
这种细菌其实是NDM-1耐药基因细菌
专家提醒:耐药细菌不会在普通人群中传播

两例痊愈出院,一例因肺癌去世

这种细菌其实是NDM-1耐药基因细菌

专家提醒:耐药细菌不会在普通人群中传播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6日在京召开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检测情况通气会,通报发现三例耐药细菌病例。

据介绍,这三个病例分别来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福建省。近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实验室在对既往收集保存的菌株进行NDM-1耐药基因检测,共检出3株NDM-1基因阳性细菌。

宁夏两个病例分别为3月8日与3月11日于某县级医院出生的婴儿,均为低体重儿。福建省携带NDM-1耐药基因鲍曼不动杆菌患者,是一位83岁的老人。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宁夏的两名患儿均于出生后2~3日出现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症状,其中一名患儿还伴有缺氧表现。随即由产科病房转入儿科病房治疗,分别在住院治疗9天和14天后痊愈出院。福建的老人是因右肺癌并胸膜转移伴右肺阻塞性肺炎、高血压、脑梗塞后遗症,2010年5月12日入院治疗,6月1日出院,6月11日死亡。鲍曼不动杆菌系条件致病菌,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病人感染。这名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为晚期肺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该患者病程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据悉,经随访,两名患儿健康状况良好。

目前,我国尚未发现因为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死亡。

哪些人容易感染这种细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所研究员景怀奇表示,今年8月有报道称发现携带NDM-1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绝大多数常用抗生素耐药。报道发现带有NDM-1基因细菌的国家有印度、巴基斯坦、英国、比利时、荷兰、奥地利、法国、德国、肯尼亚、澳大利亚、日本、美国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

带有NDM-1基因的细菌对临床常用的大多数抗生素都耐药,但对多粘菌素E和替加环素这两种抗生素敏感。

这类耐药细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医疗机构的住院病人中,特别是机体免疫力低下、正常菌群失调的病人,感染部位通常为血液、尿道、肺部和伤口等。研究发现带有NDM-1基因的细菌主要在住院病人中引起感染,不会在社区的普通人群中广泛传播。

B

超级细菌是怎样产生的?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负责人肖永红告诉记者,细菌作为一类生物体,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获得对抗菌药物的抵抗作用,逃避被杀灭的危险,这种抵抗作用被称为“细菌耐药”,获得耐药能力的细菌就是“耐药细菌”。

细菌耐药是一种被人类强化的自然现象,是千百年来微生物进化的结果。抗菌药物与细菌耐药是自然界中长期存在的生物现象。

在人类研究感染性疾病治疗药物时偶然发现了青霉素,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在自然界中寻找抗菌药物,或者通过科学手段提高抗菌药物产量与抗菌效力,由此导致本身处于平衡状态的“抗菌药物—细菌耐药”的矛盾被破坏,抗菌药物在自然界、医疗环境、动物饲养场等浓度不断上升,具有耐药能力的细菌也在不断进化与变异中获得耐药能力,这种能力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强化,细菌逐步从单一耐药到多重耐药甚至泛耐药,最终成为超级耐药,对临床各种抗菌药物都变得耐药。抗生素的滥用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C

“超级细菌”有哪些种类?

肖永红说,所有细菌都已经有耐药现象发现,但根据耐药的严重程度,可以称为超级耐药细菌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泛耐药不动杆菌、产ESBL肠杆菌科细菌、多重耐药结核杆菌。

人类在和细菌斗争中,主要期望通过以下方式克服细菌耐药:一是直接针对耐药细菌研究开发新的抗菌药物。这是最理想的办法,但结果令人失望,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远远超越抗菌药物研究速度,且抗菌药物研究开发难度越来越大。

二是克服耐药机制,恢复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迄今为止,临床可供使用的只有bete-内酰胺酶抑制剂和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复方应用,其他众多耐药机制尚无法克服。

三是抗菌药物替代产品,如抗菌多肽、噬菌体等,但大多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离临床应用还很遥远。

根据大量研究,最有效的办法是避免细菌耐药,保持抗菌药物活性,要达到这一目的的最终办法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D

超级细菌会不会在普通人群中传播?

耐药细菌会不会在人间传播?一直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26日,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的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检测情况通气会上,有关专家表示,耐药细菌不会在普通人群中传播。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负责人肖永红介绍,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已经发现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国外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某些临床疾病已经治愈的出院患者仍可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但由于这类耐药菌多为条件致病菌或人体正常菌群细菌,它们通常不会在社区环境内普通人群中传播。

目前,各国通常不建议对这类已出院的“健康”带菌者进行“积极的”抗菌治疗,防止应用高级别抗生素引起病例体内菌群失调,甚至由于高级别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演变出耐药性更强的菌株。

肖永红说,对这类带菌者,主要是在治愈原有疾病基础上,提高机体抵抗力。身体机能恢复正常后,使该种耐药菌自然在机体内消亡。同时,对携带者开展随访、检测,定期采集病例标本检测该菌。

肖永红表示,由于该泛耐药菌主要是通过医院环境和医疗活动传播,因此,医疗机构在其住院患者中一旦检出该耐药菌,应启动主动监测,采取隔离防护和消毒的强化措施,遏制或减少传播的机会。同时,开展环境监测/检测,定期采集样品,评估消毒和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据介绍,卫生部将根据耐药监测网和传染病实验室监测网的调查数据,尽快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预防控制的相关政策。综合新华社电

日本在全世界第一次拍到了超级细菌的照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