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新密市东大街,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新密捐血屋正式启用。
这是本市首个捐血屋,它的启用,结束了每周四新密市民到西广场采血车去献血的历史。
270多平米的空间里,布置了舒适的沙发、解闷的彩电,市民随时可以来献血。
根据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的设置规划,这样的捐血屋以后将在郑州其他县区逐步推广。
一年之内,郑州市区将再新建3~4个捐血屋。
针对目前的全国性“血荒”,此举必将大大缓解血源紧张问题。晚报记者 邢进/文 张翼飞/图
郑州市第一个捐血屋设在新密市
上午10时许,39岁的新密市民杨治敏躺在献血床上,正在捐献血小板。
这已经是杨治敏第38次献血了,自从2000年起,只要有时间,杨治敏就会去参加无偿献血。
以前,每周四省红十字血液中心的采血车会在新密市西广场集中采血。
“在采血车只能捐献全血,要是想捐献成分血,就要专门跑到郑州。”
这样来回需要一天的时间,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捐献成分血,“啥时候想来啥时候来,这多方便啊!”
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副主任程四国说,新密市捐血屋是目前郑州市第一个捐血屋,下一步将在郑州其他县区逐步推广。
“一年之内,我们准备在郑州市区新建3~4个捐血屋。”
说到捐血屋的好处,程四国说主要有三点:一是可以方便当地居民献血;二是能保证环境的温度;三是能保证献血场地的卫生。
这些条件无论对成分血还是全血的保存和采集都有好处。
捐血屋献血,能享受到媲美省血液中心的设备和服务。
8000个单位才安全,郑州目前库存只有3000
寒冷的冬季,本来就是无偿献血的“淡季”。
在持续低温的条件下,流动人员大幅度减少,流动的采血车采集量也明显降低。
近来,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出现了普遍的“血荒”。
在“血荒”最为严重的昆明市,患者做手术,甚至需要自行联系血源,如果找不到血源,就不能做手术。
在全国“血荒”的背景下,省会郑州的情况如何?
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副主任程四国说,在全国普遍血源紧张的情况下,郑州也遭遇了同样的境况。
河南开展无偿献血已经有12年的历史,前10年,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血库正常库存应该至少在8000~14000个单位(每单位200毫升)。
这两年间,一直存在血源紧张的问题,目前,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血库只有3000个单位的存量。
程四国分析说,这主要是因为新农合在全国普遍覆盖,农民有病敢进医院了。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血浆的用量需求大增。
这些年省会郑州每年临床用血的递增量都在18%~20%。
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表示,今年各血型全面紧缺,呼吁市民积极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