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9版:河南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省公开征集明年“十项民生工程”
给宝贝用药
家长迷糊医生挠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给宝贝用药
家长迷糊医生挠头

“儿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小儿酌减”……

我国98%药品没有儿童剂型

给宝贝用药

家长迷糊医生挠头

3500个药品制剂中,供儿童专用的剂型仅60种(含中成药),98%的药品没有儿童剂型。日前,专家提供的一组数字,披露了我国儿童药品缺乏的现状。

日常生活中,儿童用药问题也在困扰着众多家长——药品说明书上“儿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小儿酌减”等说明,让人摸不着头脑。

医生在给孩子用药时,也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晚报记者 邢进

孩子用药剂量含糊

愁坏家长

昨天,市民王先生的孩子有点上火,嘴巴里面长了口疮,疼得孩子吃不下饭。去医院吧,这点小事实在犯不着。王先生从家里找到一盒复方金银花颗粒。

王家的孩子刚满3岁,金银花颗粒每包10克,成年人的用量是一次1~2包。那么孩子该吃多少呢?王先生细看说明书,只有一句提示:“小儿、年老体弱者、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王先生犯了难。

有这样烦恼的人,不止王先生一个。

市民孙女士2岁的女儿从小体弱多病,她感受很深:“这些事情我都经常干,一片阿司匹林切4份,一包药粉分成3份,最厉害的一种镇定药,我还分过12份呢。”

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幼儿

专用药很少

记者在本市一些大型医药连锁超市看到,在药品货架上,很难看到儿童专用药。

市三院药学专家王慧敏说,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和3岁以下幼儿专用药品种数量少,“3岁以下的幼儿,一般都是按照体重来计算用量。随意给孩子使用成人药品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搞不好就变成毒药了”。

不少药品的说明书上,都标明“儿童酌减”、“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或者按照“孩子体重计算”等,实际上,家长很难精确计算药品的安全合理用量。

此外,还有一个经济方面的问题,“许多注射用药品一般是成人分量,如果是儿童使用,就只能按体重计算,取相应的分量,剩下的只能弃置”,这也造成了医药资源的极大浪费。

王慧敏说,不止药量难以掌握,连孩子的口味都无法顾及。“国外在这个方面做得非常周到,无论从调味、色彩还是量器方面都考虑得非常完备。”

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难题。在我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2.9%,新生儿为24%,而成人是6.9%。

儿童用药

成本高,利润低,审批难

王慧敏说,这主要是因为儿童用药开发周期较长,生产小批量、多批次,工艺也相对复杂。“它的生产成本较成人药品高,而利润却低”。

根据新药审评的有关规定,药品每变一个剂量都要重新向国家药监局审批,厂家必须提供研发数据来证明的确适用于儿童。审批手续烦琐,也成为药企不愿涉足儿童专用药的原因之一。

今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首份面向所有国家的《世界卫生组织儿童标准处方集》,这份手册提供了如何使用240多种基本药物治疗0~12岁儿童疾患的信息。

王慧敏认为,政府应该在此基础上尽快出台适合儿童使用的基本药物目录。毕竟,关注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是全社会的责任。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