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7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评比较差,4个县委常委被公开曝光
签发自己的曝光新闻是什么滋味?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中牟县村容村貌整治动真格
评比较差,4个县委常委被公开曝光
此举意在通过勇担责、敢碰硬,彻底转变干部工作作风

深读中牟县村容村貌、路容路貌专项综合整治行动

中牟县委书记杨福平参加了11月10日的全县农村村容村貌路容路貌专项综合整治行动观摩会。他说,这项工作一定要确定为“书记工程”、“一把手工程”,各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党委书记必须负起领导责任。

综合整治行动过程中,媒体是中牟县所倚重的主要手段之一。“宣传手段”也在县委书记提出的3个有效手段中排第一位。 晚报记者 张勤 明顺

3个手段促村容村貌整治出实效

和以往不同的是,中牟县采取了一种新的理念,将“宣传手段”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宣传手段、组织手段和经济手段,把综合整治工作作出实际效果。其中,善用媒体,每天在中牟县电视台上播出村容村貌整治的评优评差工作不少于10分钟,必须放在新闻节目的头条。“领导活动的新闻放在后面,甚至可以采取一句话速递的方式,一带而过。”杨福平对媒体工作人员提出了要求,用媒体记者的第三只眼,发现好的和差的,帮助政府解决问题、推进工作。“好的要表扬,差的曝光,尤其是差的,对乡镇的书记、负责的督导组组长、分管的县领导,都要点名曝光。”

组织手段是一种保障。中牟县成立了9个督导组,对乡镇、办事处的村容村貌整治情况进行督导。不过,在督导过程中,有的督导组不愿意得罪人,下到乡镇了解到的情况不多,主要是以听汇报为主。“检查评比中发现问题的乡镇,负责的督导组有连带责任。如果不适合做督导工作,坚决调整换人。”杨福平书记说,可以把正副科级后备干部纳入督导组,下一步提拔干部时优先考虑。“干不好,取消后备资格。”

经济手段是管理社会事务的一种必要方法。据了解,中牟县将考虑拿出一些奖补资金,对先进单位给予适当奖励。对后进单位进行经济处罚,调减乡镇的财政预算。同时,根据今年整治成果和综合考评成绩,将明年村支书、村主任的工资增量部分分为三个等级,鼓励务实。

“3个手段不但有用,而且能保长效。”中牟县村容村貌路容路貌专项综合整治行动负责人表示,目前,3个手段已经陆续在全县一些重要工作领域推开。

乡镇党委书记当众做检讨

中牟县白沙镇是省会郑州的东大门,镇党委书记朱麦囤和他的领导班子是“先进公务员集体”。

最近,白沙镇却连续出现在市级媒体和县电视台上,而且都是曝光。

一次,《郑州日报》曝光商都路部分路段仍然脏乱差,其中涉及白沙镇的部分区域,被领导批示整改。一次,在县村容村貌路容路貌专项综合整治行动观摩评比中,得分最差,县电视台进行了曝光。

朱麦囤随即被邀请在县电视台做访谈节目。他当着全县人民的面作出承诺:“中牟是省会的东大门,白沙镇形象的好坏,不仅关乎中牟形象,更关乎省会的形象。我们一定高标准、严要求,建立环境卫生综合治理长效机制,为全县树立表率。”

说到就要立即做到。商都路上,原来在商户门口停放的拉货车,一律要停在仓库附近,店门外的垃圾也被清理干净了。原来标准较低的绿化带换成了新的绿色植物。商户们都说,环境好了,生意也比原来更火。

南岗村是一个规划拆迁的村子,新址已经选好了,村子里目前的硬件设施也就没有进行过多投入。“将来新址上的村子肯定会更好。”村主任王新建说,农村最多的就是垃圾,这次村容村貌专项整治,村子里的主要工作就是往外运垃圾,进行填埋。

现在,站在村口可以看到,村子里的道路宽了。村民说,整治村容村貌后,路比以前宽了两米多。

宣传部长亲自签发“曝自己光”的稿件

自从在县电视台开设村容村貌整治“评优评差”专栏,中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工作更忙了。“评优评差”专栏的每一次新闻节目,他都要审稿、签发。

他也分包了3个乡镇的村容村貌专项治理行动。11月10日,4个观摩组分别对18个乡镇、办事处的村容村貌路容路貌专项治理行动进行现场观摩评比,第二观摩组负责评比的乡镇中,最差的是八岗镇。而这个镇是他分包的。

电视台播出的“评优评差”栏目是这样设置的:对每个乡镇的村容村貌进行曝光,字幕上打出乡镇党委书记、督导组组长、分管的县领导的姓名。这位县委常委亲自在曝光八岗镇的节目单上签发“同意”字样。“心里的确不好受,震动很大,但此举确实推动了工作,解决了问题。”他说,其实曝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曝光后,分管领导和乡镇负责人不去想办法整改。不过,这种情况没有出现过。因为在第二次回放时,原先排名最差的几个乡镇,没有连续垫底的现象。

切实负责,敢于碰硬,不做老好人

“说实话,以前县里的个别干部,在工作中有松散、疲沓的现象。不愿意得罪人,你好我好大家好。”昨日上午,在采访时,中牟县委一位常委说。

自从在县电视台开设了“评优评差”专栏,记者用“第三只眼”客观公正地报道乡镇整治村容村貌的行动情况,曝光评比差的乡镇党委书记、分管的县领导,这种手段比行政手段更有效。“分管的县领导负责什么,乡镇党委书记、镇长负责什么,都有明确分工,谁做得不好,一目了然。”这位县委常委介绍,通过评优评差活动来提高干部的责任心,使干部敢于承担责任、勇于承担责任,敢于碰硬、敢于得罪人,不当平庸的老好人。

据了解,以前有个别乡镇领导干部发现了问题,但是解决不了,却不上报。“虽然是些小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时间长了就成了大问题。”一位县领导说,以前晚上很少有上报问题的电话,现在则是只要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乡镇干部不论多晚都会打电话上报。

中牟县县委书记杨福平说,村容村貌综合整治是一种载体和手段,深层次的想法是通过这次行动,彻底转变干部工作作风。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