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4版:奔粤 上一版3  4下一版
竟摔倒对方12次
贺信
中国男排晋级八强
不稀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河南第三枚了,李新杰散打夺金
竟摔倒对方12次
速写: 极具散打天赋的豫东少年 幕后:降体重降到眼窝深陷 未来:希望能进入奥运会

轻松!

伴随着比赛结束的锣声响起,南沙体育馆内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刚才的比赛过程已经分明告诉大家,中国选手李新杰在男子散打56公斤级的比赛中,毫无悬念地拿到了金牌。而随后,场上的哈萨克斯坦籍主裁判特意用中文宣布“红方胜(李新杰)”,也为比赛增添了不少喜感,李新杰也为河南赢得了本届亚运会上的第三枚金牌。

郑州晚报亚运会前方报道组

郭韬略 薛军 白韬

现场 4分钟摔倒对方12次

尽管之前对比赛信心十足,但对于能够连闯四关进入决赛的对手——越南选手潘文厚,李新杰丝毫不敢大意。

比赛刚开始,双方都在小心翼翼地试探对手,只是摆拳做出姿态,并不发动真正的攻击。10多秒钟过后,最先沉不住气的还是潘文厚,他率先一记直拳击向李新杰的面门。真正的“交手”一开始,便立马显现出实力上的差距。李新杰机敏地躲开对方的拳头,顺势抢步上前,一把将对方推下了拳台。随后,李新杰又连续三次将对方摔倒在地,以绝对优势结束第一局。

首局的交锋让李新杰心里有了底,到了第二局,他的抱摔技术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对手倒地的次数达到了9次。

散打比赛每局的时间是2分钟,在总共4分钟的时间内,李新杰竟然12次摔倒对方,平均20秒对方就要倒地一次,这使得看台上掌声不断。

速写: 极具散打天赋的豫东少年

2004年,刚满15岁的李新杰从老家商丘柘城县慕名来到登封塔沟武校学习武术。“当时在家也没什么事儿,自己也挺喜欢武术的,就去塔沟了。”李新杰说。

因为喜欢才来练武的他,并没有幻想有朝一日能代表中国出现在国际赛场上,并获得金牌,但事后证明,当初的单纯想法为他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在塔沟武校,他很快就显现出极佳的散打天赋,并在两万多学生当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进入专业队的机会。“我是在一次校运动会上发现他的.这孩子很机灵,还有一股子狠劲儿,当时他没练多长时间,但在场上一点儿都不怯阵。”河南省散打队总教练、塔沟教育集团董事长刘海科说。

由于在散打项目上,省体育局采取“省队校办”措施,即河南省散打队交由塔沟武校组队,李新杰很快顺理成章地进入了河南省散打队。从2006年开始参加青少年组比赛,李新杰屡获佳绩。

尽管没有张帅可、张开印等从塔沟走出的名将名气大。事实上,李新杰在近年来的大赛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其他队友,他由于年龄小,实力上还有欠缺,但在很多大赛中他总能扮演‘排雷手’的角色,在前期比赛中为队友扫清障碍。”刘海科说。

2009年,技术、心理等各方面都日趋成熟的他开始崭露头角,连续在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亚运会选拔赛上夺冠。最终站到了亚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按刘海科的说法是“水到渠成”。

幕后:降体重降到眼窝深陷

亚运会开幕前,记者在广州曾经和李新杰有过一次接触。中午时分,随教练刘海科一起来和媒体见面的他,尽管刚刚结束了一堂训练课,但对于桌子上摆放的各式各样的点心熟视无睹。

“当然想吃啊,但不敢吃,明天就要称体重了,现在还没达标呢,还得减。”李新杰说这话的时候,记者方才注意到这个散打高手此时却是眼窝深陷,颇有些“形销骨立”的感觉。

李新杰参加的是56公斤级的比赛,而他的日常体重都是保持在60公斤左右。所以,除了比赛场上对手的挑战之外,他首先要做的是挑战自我。平时保持着大运动量训练的散打运动员,本身体内的脂肪含量就很少,所以降体重的方法近乎“魔鬼”。“入住运动员村之后,这几天的主要任务就是降体重。每天喝水不能超过半公斤,一天吃的主食、水果、蔬菜加起来也就三四两的样子,除此之外,还要穿上特制的不透气的训练服慢跑一小时,就是为了出汗。”李新杰说。

称体重的前一天,李新杰的体重还在57公斤。“就差一公斤了,到明天应该没问题。”当时他信心十足。其实这样的难度对于他来讲已经不算“过分”——去年全运会,李新杰参加的是50公斤级的比赛。

未来:希望能进入奥运会

虽然已经成为亚运会冠军,但李新杰显然还不适应记者蜂拥而至的场面,回答问题时显然没有在拳台上那么自如。“之前对对手也有一定的了解,赛前教练也特地制定了相应的战术,刘(海科)老师还专门交待我要充分发挥出自己抱摔技术好的特点,比赛中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李新杰说。

关于下一步的目标和对未来的打算,李新杰只是简单而又朴实地说:“好好训练,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呗。”至于“更好的成绩”,李新杰表示:“希望散打能正式进入奥运会,这样我就有机会代表中国去争取奥运会冠军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