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0版:独家责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家三代守护黄河湿地
候选感动中国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一家三代守护黄河湿地
候选感动中国
马朝红经常带着爱鸟人士去黄河滩观鸟

一家三代守护黄河湿地

候选感动中国

在爱鸟人士中,马朝红有很高的知名度

今年68岁的马书钊原是孟津县林业局林政股长,1995年1月,他发现有成群结队的人捕获鸟类,毅然辞掉官职,到黄河边给鸟儿当起了保护人。

在洛阳工作的女儿马朝红,看到年迈的父亲为保护鸟儿顶风冒雪,在黄河岸边四处巡防时,很是心疼。1998年她也辞掉了工作,回到父亲身边,和父亲一起保护鸟儿。

在母亲的感染下,马朝红的儿子也喜欢上了鸟儿,问起他的志向时,他说,长大后要当一名鸟专家、鸟博士。

一家三代人护鸟爱鸟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也吸引来央视的目光,昨天晚上,马书钊一家三代护鸟故事出现在央视《身边的感动》栏目中,同时还被推举为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候选人。

晚报首席记者

张锡磊/文

晚报记者 王梓/图

目睹疯狂猎杀,马书钊辞官专门护鸟

马书钊给鸟儿当保护人的故事,要从15年前说起。

1995年1月,春节马上就要到了,马书钊周末从县城回到老家扣马村,筹划着过年的事情。

一天早晨,马书钊到黄河边闲逛,他看到来自山东和河南信阳的15只捕鸟船,浩浩荡荡开进孟津黄河水域。

船上的人正在端着大铳,向天空中的鸟儿瞄准。

走近看,大部分船舱里已经躺了半船舱被猎杀的灰雁。

船舱里躺着的灰雁,有的已经死了,有的身上满是血,还在作最后的挣扎,嘴里发出的叫声十分凄惨。

马书钊被眼前的惨状震惊了。

他立即扣留了这些船只,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严厉的惩罚。

“要想把鸟儿保护好,就必须让村民提高保护意识。”

马书钊毅然地辞掉了林业局的铁饭碗,回到了黄河岸边。

从此马书钊天天骑上自行车,带上干粮,拿个喇叭,走村串巷,宣传护鸟的政策和法律。

马书钊家成了受伤鸟儿救助站

有些偷猎者威胁他说,再多管闲事,就把他扔到黄河里去。

马书钊没有退缩,在他的努力下,村民们保护鸟儿的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爱鸟护鸟的人越来越多,马书钊家里也逐渐变成了受伤或患病鸟类的救助站。

扣西村一位村民发现一只受伤的鹰,给马书钊送到家里。

马书钊先给鹰进行了包扎,然后买来肉,切成片儿喂它。

他害怕黄鼠狼晚上来伤害这个受伤的鹰,就把鹰拴在自己的床腿上,夜里稍有动静,他就起来看看。

还有一次,王村一位老汉碰到一只天鹅中了毒,就打110报了警,警车接警后,还专门为中毒的天鹅开起了空调,一直把天鹅送到了马书钊的家。

马书钊又是用药,又是喂玉米、花生,没几天,天鹅就恢复了健康,放飞了。

还有一次,附近村庄的一位村民送来了一只中毒的灰鹤,马书钊把它放在床上,给它打针,喂它火腿肠。

10天过去了,灰鹤扑扇着翅膀,看样想要走了。他和老伴抱着它一直送到黄河边。

“10多年来,我救治的鸟儿已经数不清了,每救治成功一只,我和老伴都高兴得不得了。”马书钊说起他救治鸟儿的经历,很有成就感。

每天骑车40多公里调查 促成湿地保护区

马书钊除了要到黄河沿岸的村庄宣传爱鸟、护鸟知识,他另外的一项工作就是观测鸟儿。

经过查找资料,马书钊了解到,如果一个地方水禽数量达到两万只,就可以列入国际湿地名录,建立湿地保护区。

无论是刮多大风,下多大雨,马书钊都会骑上他的破自行车,带上馒头,每天平均行程40余公里,走遍了孟津黄河岸边的沟沟坎坎,观测记录了大量有关水禽种类和数量的资料。

经过半年多的调查,他发现在孟津境内的黄河湿地上,居然栖息着数万只鸟类。

很快,一个请示划定保护区的建议和详尽的调查报告,转送到洛阳市和河南省政府。

1995年8月,河南省正式批准建立省级湿地水禽保护区,马书钊成了保护区的一名工作人员,保护区办公室设在林业局内。

为了更好地保护黄河湿地,2006年12月3日,历史上第一个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局正式挂牌,成为孟津县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 

马朝红接过父亲接力棒,观测鸟时差点送了命

黄河的风霜在马书钊的脸上刻下了一条条皱纹,岁月的风雨漂白了老马的双鬓。

马书钊毕竟年龄大了,腿脚没有那么灵活了,眼睛也昏花了,他一直在物色着他的接班人。

马朝红是马书钊的女儿,原来在洛阳市一家宾馆上班。

1997年底,马朝红从洛阳回到家里过春节,那些日子,她天天陪父亲到冰冷的黄河边去观鸟,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她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忍不住流下了泪水。

“爸!岁数不饶人啊,让我跟你干吧!”

自此之后,父女两人常年奔波在空旷的黄河滩,风阻挡不住,雨也阻挡不住他们的脚步。

有一次,马朝红为了救一只鸟儿,差一点没有了性命。那一年夏天,马朝红跟父亲刚到黄河边,见一只野鸭在河边水中惨叫挣扎。

马朝红一挽裤褪就去捞,谁料脚刚一下水,就陷入稀泥,越陷越深。

“稀泥淹没到膝盖时,一种恐惧从内心深处袭来。”马朝红说,“还是父亲有经验,他急忙让我趴下身子,扩大接触面往外爬,他又上前拉了一把,才将我儿和野鸭救了出来。”

马朝红说,今年15岁的儿子马宇航,受自己的影响,两岁时就是自己的“小跟班”,长大后还想当鸟博士、鸟专家。

现在马朝红也已经是黄河湿地孟津管理局的职工了。马朝红慢慢地感觉知识不够了。1999年4月她先到河南省新乡师范学院生物系学习鸟类的基本知识,后来又参加了3年的林业生态管理学自学考试,现在正在河南农业大学园林系学习,2006年就要毕业了。

2002年马书钊退休后仍然和女儿一起观鸟。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孟津东西长59公里、南北宽0.5公里至5公里的黄河湿地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单位给马朝红添置了高倍望远镜、电脑等专业设备。她一旦观测记录到了稀有鸟种,就会通过网络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

说起这些年的成就,马朝红说,刚建立保护区时,她和父亲只记录到30多种鸟,而现在他们记录到144种,其中国家一级10种,共3万多只鸟。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