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大型运动会,金牌不仅是中国运动员的目标,也是媒体“追逐”的焦点,争金夺银无一例外会引来欢呼和赞扬声一片。而本届亚运会刚刚开始一天,新华社资深体育记者杨明就写了一篇《一骑绝尘的思考》,引发了争议,场外关于“金牌过多”的争论贯穿了亚运会始终。
其实自从2008年奥运会之后,关于“金牌第一”,关于“举国体制”,也有不少质疑声。而这一次,因为杨明新华社记者的身份,引起了更高的关注度。
杨明的评论首先受到了中国亚运代表团副团长、江苏省体育局局长殷宝林的抨击。殷宝林说,竞技体育当然是要金牌,不然岂不是违背了体育精神?从一位体育工作者的角度考虑,这当然没有任何错误。
不过换个角度看,争金牌,更高更快更强,也并不意味着“唯金牌论”,不意味着金牌就是一切。199枚金牌的成绩,又一次捍卫了中国体育在亚洲的霸主地位,但如果想想在我们专业运动员对面,站着的可能是学生、警察、保安、公司职员的时候,相信很多人对于金牌的兴奋度会大大降低。
我们在奥运会、亚运会上金牌总数第一是事实,而我们的国民身体素质在下降也是事实,学生中的胖墩儿、近视眼儿越来越多……如果从“增强人民体质”和“金牌雄踞榜首”中二选其一,相信这道选择题并不难做。当然,二者并非水火不容、不能兼得,不过可能引发的体制、政策、资金使用方面的变革,才是现实中的真正困难。
触及中国体育更深层的这次激辩,注定在短时期内不可能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交战双方”也不会立刻分出“胜负”。但所谓真理越辩越明,有争论总比没有争论好,这也是广州亚运会给我们的一个“意外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