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D15版:建设郑州都市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战略支撑产业比重要达60%
郑州三全:
未来5年,仍将专心做速冻食品
郑州日产:
未来5年,两基地销售达800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
战略支撑产业比重要达60%

未来5年,本市将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战略支撑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战略支撑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60%

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大力发展汽车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商贸、文化创意旅游业,形成“结构高端化、发展创新化、体系融合化、分工合作化、布局集群化”的战略支撑产业群。到2015年,战略支撑产业实现增加值48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0%左右。

其中着力发展汽车和装备制造业,以建设百万辆汽车生产基地为目标,重点发展轿车和经济适用型汽车,加快发展SUV、MPV、微型客车、中重型卡车,进一步扩大皮卡车、大中型客车和专用汽车的竞争优势;推动汽车总成和关键零部件制造,逐步形成集汽车生产、设计、研发、销售、展示于一体的汽车产业群。到2015年,实现汽车产业销售收入1500亿元,年均增速为30%。

现代工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构建以重大产业基地、优势企业集团和特色产业集群为支撑的发展格局,努力实现产品结构向终高端为主转变,产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转变,产业结构向先进制造业为主转变,产业效率向低耗高效为主转变,加快工业强市建设。

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

新能源产业。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新材料产业。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生物及医药产业。到2015年,生物及医药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推进信息传感网、公共安全网和智能电网三网融合,努力建设成为“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现代服务业:年均增长13%以上

加快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推进现代服务业水平不断提升。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600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

其中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大力发展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基金等金融产业,保持金融总量的快速增长,提高金融效率,增强金融业的竞争力和辐射力,到2015年,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

现代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完善农业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按照“一带、两区、三圈层”的总体布局,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等特色农业,重点建设花卉、蔬菜、林果、健康养殖等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基地),加快形成“环城苗木花卉林果产业带”,提高科技含量,实现农业多样性开发。

建设产业集聚区:重点区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

按照 “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要求,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完善配套设施,强化保障机制,增强产业集聚和人口承载能力,发展一批功能定位明晰、竞争优势突出、资源高效利用、产城融合互动的产业集聚区。到2015年,重点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突破1万亿元。其中,省级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均达500亿元以上,市级产业集聚区销售收入均达200亿元以上。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