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国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国成抗生素滥用最严重国家之一?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我国成抗生素滥用最严重国家之一?
专家称,中国抗生素人均年消费量是美国的10倍
“除了医院不合理用药,养殖业也普遍添加”
必须立法规范抗生素的使用

专家称,中国抗生素人均年消费量是美国的10倍

“除了医院不合理用药,养殖业也普遍添加”

必须立法规范抗生素的使用

核心提示

10月26日,宁夏两名患儿被检测出带有超级细菌NDM-1,它能抵抗绝大多数抗菌药物。有专家表示,超级耐药细菌的出现,让人们正视这样一个现实,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调查发现,抗生素在生活中广泛存在,除了药房存在违规处方类抗生素,医院也会为回扣或防患未然而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而且村民给家畜家禽大量喂食抗生素,动物饲料商反映饲料中也会普遍添加抗生素。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医院教授肖永红说,必须有相应法规用于规范抗生素的使用。

产生灭活酶(产生水解酶和钝化酶,使抗生素失活)

细菌体内靶位结构改变(靶位蛋白质发生改变,使药物不能与细菌结合)

改变细菌膜通透性(使药物不易渗透进细菌体内)

西北风起,永宁县城立刻弥漫起一股刺激性的气雾,离城10多里便可闻刺鼻的药味。

这里有两家国内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企业,启元公司和多维药业。

家住两家药厂附近的西卫村村民陈爱民(音)近来越来越担心自己的身体,头痛、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以前买个一块多钱的感冒胶囊就好了,现在几十块的药都要吃很久才有效。

陈爱民说,他每天都被抗生素熏陶,呼吸着药厂散发的刺激性气体,病了吃药厂产的药,企业生产的药渣又被制成动物饲料。他们还曾质疑地下水被药厂污染,多次向政府反映,并围堵药厂。他也听闻宁夏出现了超级细菌。“新闻没有点名是宁夏哪家县医院出现超级细菌,如果是在永宁,我一点都不奇怪”。(左图为日本拍摄的世界首张超级细菌照片)

超级细菌“刀枪不入”

陈爱民所说的超级细菌指的是一种耐药基因,其学名叫“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下称NDM-1),该基因能在细菌中广泛复制和转染,并能生成出一种β-内酰胺酶。

这种酶可以水解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抗菌药物。它几乎是“刀枪不入”,所以被称为超级细菌。

NDM-1最早发现于印度。

而今年10月26日,中国疾控中心称,在宁夏某县级医院出生的两名新生儿和福建一名老年患者身上,也发现三株携带NDM-1耐药基因的细菌。

宁夏疾控中心细菌学检验科科长郝琼说,当时中心正在做小儿腹泻的研究课题,所以搜集婴儿粪便样本,“因为时间紧张,才请国家疾控中心帮忙做部分样本的分析实验”,没想到竟检测出了NDM-1。

这两例婴儿与其父母都在本地生活,未去过印度和巴基斯坦,这说明“本土也存在超级细菌”。

如今,生活在人类周围的细菌越来越不怕抗生素,耐药性愈来愈强。永宁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孙向平在10年前就已发现了这个现象,当时,孙向平还是一名外科医生,他收治一名受伤的青年,一个普通的小手术后,病人历时两周,症状没好转,且越来越重,做了药敏实验后,发现此人几乎对当时所有的抗菌药出现耐药,病人转院后,才脱离危险。

经检验,那名青年体内有一种变异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这种变异后难以杀灭的耐药菌叫MRSA。

后来这名青年告诉孙向平,他有中耳炎病史,所以长期使用大量的罗红霉素。孙向平说,大量的抗生素将不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死,但存活下来的那些菌逐步变异成了MRSA。

“动物饲料普添抗生素”

永宁县村民陈爱民发现他的生活离不开抗生素。

和其他村民一样,他会从村医处买来大量土霉素,掺入各种饲料,喂养鸡鸭猪牛。他说,这样动物就不会生病,肉长得也快。

但养了10多年肉牛的陈爱民发现,他家的牛若拉肚子很难医治,从镇上的兽药店买了很多兽用抗菌药给牛吃,也没好转。

“原因是动物吃抗生素时间长了,也会耐药。”倪少山说,而他的应对方法是,继续加大剂量。

在动物饲料中加抗生素已是一个普遍行为。

肖永红教授等专家调查发现,中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其中有9.7万吨抗生素用于畜牧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1%。

一名饲料经销商透露,其实我国大部分动物饲料在生产过程中就已经添加了抗生素,用来防病免疫。

研究多年耐药细菌的肖永红认为,动物长期使用抗生素,必然产生残留,而其残留抗生素随着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也会引发细菌的耐药性。

2006年1月,欧盟就已全面禁止在饲料中使用生长素、抗生素作为饲料生长添加剂。

2008年,有政协委员曾向两会提交提案称,“抗生素比三聚氰胺更可怕”,并呼吁制定法规对滥用抗生素作出规范。

“无抗奶”是否安全?

在人们的食物链中,可能摄入抗生素残留的还有另外一个渠道,牛奶。

有专家调查发现,目前我国一般奶牛场中,奶牛乳腺炎的患病率在30%左右,而治疗的方法就是打抗生素。治疗奶牛乳腺炎的药物一般是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

农业部农产品安全监管局副局长程金根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正常情况下的原奶是不会有抗生素药物残留,但当奶牛得病时,就会使用抗生素来治疗,这期间奶牛的产奶会携带抗生素残留,目前规定患疾病的奶牛必须有7天的消药期。

这7天内产的奶怎么办?由于目前无更有力的监管制度,一些含有抗生素的原奶依然被部分奶农拿来销售。

有专家认为,因为抗生素难以分解会在牛奶中形成残留,长期饮用这种牛奶人体势必形成耐药机制。

对于牛奶中的抗生素,国内多家乳业先后推出自己的“无抗奶”,商家大肆宣传无抗食品的健康安全。

2009年5月,国家卫生部6部委联合发文叫停“无抗奶”的宣传,并责令相关奶品立即下架。

专家解释,“无抗奶”只是在牛奶中添加了某种“解抗剂”,并不是从奶源上保证没有抗生素。而“解抗剂”并不在中国的食品添加剂范围内。

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奶制品添加解抗剂已是行业“潜规则”。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曾在2006年5~8月,对5个厂家生产的牛奶样品进行抽检,结果显示,63.2%样品含有β—内酰胺酶(解抗剂)。

宁夏永宁县村民陈爱民生活在抗生素原料生产厂附近,他曾为地下水被药厂污染多次向政府反映。

专家呼吁

亟待规范抗生素

目前,我国抗生素人均年消费达138克,这一数字是美国的10倍。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崔学光透露,“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抗生素滥用最严重的国家”。

由于在抗生素的不断“淘汰”下,生存下来的耐药细菌越来越多,很多疾病变得难以医治。

卫生部于2003年曾公布数字显示我国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死亡20万人,其中因滥用抗生素死亡人数达到8万人。

而同期,欧盟因滥用抗生素死亡人数为1万。

宁夏一家县级医院的副院长告诉记者,实际上,早在2004年卫生部就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原则),对各种抗生素的作用、副作用以及使用适应症状、剂量均作了详细的规定。

“但这只是个指导原则,不具备行政和法律的强制性,在基层真正落实起来的没有几家。”该副院长说。

有政协委员曾提出,国家应制定相关标准,立法禁止在动植物中使用给人类应用的抗生素,限制某些抗生素使用,制定食品中可残留抗生素的种类和含量标准,加强监测和检测。

肖永红说,若国家对抗生素滥用不重视的话,有一天,我们会面临患者无药可医的局面。 据12月2日《新京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