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一名民警直叹气:
“因为这儿的交通事故我上电视多次了,不想再上了”
我们追问:如何才能让这条路安全起来
两天来,本报连续报道了西四环北徐庄村口因为没有红绿灯交通事故频发一事。
就在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对路面交通标志加紧安装时,昨天凌晨,西四环与化工路口,两辆后八轮货车相撞,一人身亡。
晚报首席记者 徐富盈 晚报记者 鲁燕 见习记者 何涛/文 晚报记者 廖谦/图
昨天凌晨3点左右,西四环与化工路口。
几名消防队员把一名男子抬上急救车后,120急奔医院。
一辆豫AG8196红色后八轮货车侧翻路口偏东北的花坛边,货车满载的建筑垃圾倾出,几乎把路面堵完。
货车车头变形严重,车内到处都是血迹。
离红色后八轮20米远的地方,一辆豫AE3596蓝色后八轮货车也侧翻到路上,车内满载的石砟倾翻到路面上。
蓝色货车车头边,一名男子抱着一名女子不停地问“怎么样了”。女子试着站起来,但还没站起来就歪坐在男子身边。
男子正是蓝色后八轮司机朱亚袭,女子是他的妻子。
朱亚袭说,他是荥阳贾裕镇人。昨天拉了一车石砟去江山路一工地,“开到这里时,那辆红车的车速快,撞到我的车右后部,把我的车撞翻了。当时,我的车时速约是45公里”。
两辆后八轮相撞,撞击声一公里外都能听到
朱先生住在离现场不远的郭庄村,他目击了这起事故。
“我当时开着车从马寨回家,就在那辆蓝车的后边。”
2点半左右,蓝车从陇海铁路立交桥下穿过行到这个路口,这辆红色后八轮从东边开过来,拉的建筑垃圾堆得高高的,没有减速就直着开过来,撞到蓝车的车右后侧。
两车相撞的声音很大,“那响声一公里外都能听到”。
相撞后,红车当时就向左翻倒了,接着蓝车向前冲出20米左右后也倒下了。
附近市民急忙拨打了120。
红车司机被困在驾驶室内,头部被车门压着,120赶到后无法把人拉出,又通知119前来救人。
消防员救出被困司机,但他伤势太重了
消防队员赶到后,用了几分钟就把司机救出。但司机的嘴里、鼻孔里都开始流血,重度昏迷。
消防队员根据红车司机在车内被困的情况分析:相撞后,司机的头部伸到了车窗外,车接触地面时,他的头先着了地,后被变形的车门挤压。
蓝车司机朱亚袭的妻子腿部和头部受伤,无法站立,随后也被120拉走。
民警:“因为这儿的交通事故我上电视多次了,不想再上了”
问起西四环半年来发生的交通事故,负责此段的交警直摇头。
民警说,仅从今年5月西四环开通以来,从天河路到嵩山南路,大点的交通事故就有近百起,事故中死亡人数已无法统计。
现场有电视台记者想让一名事故民警就此事提醒司机时,这名民警叹着气说:“在这一段路上,因为交通事故我上电视多次了,我不想再上了。”
我在现场
我们追问
为啥西四环老出事儿?
民警说,事故原因主要是这个路口缺失信号灯。
“西四环从一年前有部分路段通车,今年5月中旬全线试通车,但是从天河路到嵩山南路口这一段,信号灯一直缺失。”
民警指着路口西侧和东侧刚装上的信号灯杆说,这是前天才安装的信号灯杆,杆上还没有信号灯。
这里是西四环事故高发路口,因为从南向北的车过陇海铁路立交隧道后,加大油门向上行时,上了立交桥就是这个路口。
而东西向的化工路口,车行此处,过路司机的视力可能被立交隧道的护栏所挡,路口没有信号灯,东西向过路口的司机有时行到路中间时,已经晚了。
“这起两辆后八轮相撞事故,就因为此。”
“信号灯缺失是一方面,司机的安全意识也很重要,通过没有信号灯的路口,一要减速慢行,二要仔细观察有无垂直驶来的车辆,而这两名司机都没有做到。”
西四环红绿灯何时能亮?
连日来,不少市民关注西四环的信号灯等安全设施何时能用。
昨天,市交通委工作人员介绍,前几年,西四环规划的是一条普通的公路,公路是不同于城区道路,对路口信号灯并没有严格要求。而城区道路的修建,一般是路面与交通设施、安全信号灯等,同预算、同施工。
随着这几年郑州城区的拓展,刚刚修好的西四环也被纳入城区道路。但因为路面已经修好,安全信号灯就要重新预算和安装,所以就相对滞后了。
“我们已经从西四环北段开始安装这条道路上的红绿灯了,估计到明年年初就可以安装完毕。”工作人员介绍。
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西四环由交通委负责安装信号灯,现在正在安装中,安装好后才能移交给交警部门。移交后,交警部门还要协调电力部门,铺设电线等也需要时间,但估计时间不会太久,“我们也希望快点用上信号灯”。
还有什么办法让西四环安全起来?
交巡警二大队副大队长郭荣显介绍,西四环全长15.3公里,南接郑少高速、向北连接连霍高速并拐向惠济辖区,过境车辆多,尤其是大吨位车辆多,且车速快。
尽管该路是双向6车道,又有快慢车道隔离花坛,但并不是全封闭、全立交。
路两旁有很多村庄,平交路口多,人员流动极大,尤其是沿路村民横过马路的频率极高,当地大小车辆更是活跃。加上一些人交通意识差,该路成了西区交通事故隐患的重点路段。
“警方根据该路段的情况和相关部门协调,尽量减少平交路口;加快路口信号灯的安装和启用并在路口多设标志。在事故多发点、段设立警示牌,事故多发的路口南北两侧将各设4条减速带;平时增加警力对这些路口进行巡逻。”
郭荣显说,他们现在常常组织民警深入四环两侧的村庄,以发宣传单和制作板面的形式,加强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
线索提供 李红跃(稿费100元)
记者追访
一人重伤身亡
昨天凌晨3点30分,在153医院,记者通过民警了解到,头部被压的司机叫谢俊刚,须水村人,因伤势太重,拉到医院时就已经停止了呼吸。
两辆车都超载
昨天下午3点,记者再次赶到化工路与西四环路口,清洁工正在清理路中的垃圾和石砟,到下午4点才把路口清理干净。
民警称,蓝色后八轮核载4吨,但司机朱亚袭拉了20多吨石砟,属于超载。红色后八轮司机谢俊刚拉的建筑垃圾,从棉纺路郑州六棉拆迁工地拉出来的,准备送到一个电厂当地基用。从外观看,红车比蓝车装得更多。
民警对红色后八轮货车车主宋某进行了笔录。宋某说,谢俊刚今年37岁,前不久才给他开这辆大货车。
另外,因为两辆车比较重,吊离两辆车也费了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