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3版:郑州市公安局万警进社区系列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30多个孩子喊他“张老爹”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30多个孩子喊他“张老爹”
片警张建国笔记本上有2000个电话
张建国正在社区走访巡查。

核心提示

三年前,郑州市公安局开展了“万警进社区”活动。这些“扎根”社区的民警,都做了些什么工作?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本报记者走入这些社区,对“万警进社区”活动进行采访。用我们的镜头和笔寻找三年来这些片警的感人故事。回眸三年,发现感动,感受温暖,温情你我。

从11月19日起,本报连续推出“万警进社区”活动的回访报道。如果您身边有令您感动的社区民警,请将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热线电话:67659999,QQ:1635807291,电子信箱:67659999@163.com。晚报记者 张勤/文 张翼飞/图

再过400多天,58岁的社区民警张建国就该退休了。

他在同乐社区当了4年的社区民警,在辖区居住、务工的外来务工人员都认识他。“张警官要是退休了,我们真舍不得。”不少居民说。

张建国有一个笔记本,里面满满地记着姓名、电话号码,他说,这都是辖区农民工们的联系方式。这也是他四年来当社区民警的一个工作缩影。

30多个孩子叫他“张老爹”

昨天下午,金水区东风社区召开警民恳谈会,张建国和另外两名社区民警参加了。居民提出了希望片警们明年能做哪些工作,张建国一个个详细记录下来。

在同乐社区,跟张建国关系密切的外来务工人员还很多。很多孩子见了张建国,都叫他“张老爹”。这些孩子是随父母来郑州的,有的到7岁了还在外面跑。张建国看到后,觉得有必要帮孩子们找学校。

“到8月份,是我最忙的时候。”张建国说,那时候,小学、初中都在招生,孩子们到了上学年龄,他会带着孩子的父母,在辖区的中小学往返奔波,千方百计地帮孩子入学。“先找学校。找到学校再商量能不能减免费用。”张建国警官说。有时候,孩子家里太困难,他还会拿出自己的工资,帮着孩子们交学费。

在同乐社区当社区民警4年,张建国前后帮助了3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很多农民工抱着西瓜来向他表示感谢。“有的孩子还认我当干爹。”

他有2000个外来务工人员的电话

在同乐社区,外来务工人员都把张建国当成“知心人”。这不是没有道理的。他有一个笔记本,上面记满了外来务工人员的电话,有近2000个。张建国有个习惯,在社区里,走到哪,都会和大家拉拉家常,问问家里的老人、孩子。时间长了,他记住了每个农民工,大家也记住了他。

现在,同乐社区是“零案件”社区。张建国在治安复杂地区安装的700多个电子监控起了作用。而更重要的作用,是他有一批社区居民自发组织起来的信息员。信息员、巡逻队、民调队、协管员队伍,帮了张建国不少忙。

记者发现

参加工作42年,从事公安工作31年,至今还是社区民警。张建国很享受自己现在的工作。

张建国有句话说得很好:老百姓的事儿,再小也是大事,帮他们解决了难事,他们没了烦心事,片警这工作才算是值了。

老张快退休了,他现在还有个工作,就是带“新人”,也就是年轻的社区民警。

亲朋话语

刚到同乐社区当片警时,张建国就已经快55岁了。他把大把时间花在了社区,老伴刚开始也不理解。

“刚开始,老张没事就下社区,和居民聊天,和农民工拉家常。”张建国警官的老伴说,“他年纪也大了,得多注意休息,我劝他别那么辛苦,他还不听。”

不过,老伴看到张建国做工作很快乐,慢慢也理解了。“他走到哪儿,都有人打招呼。看来,大家都对他的工作很认可。”她说,以后老张做什么,只要他认为是对的,自己都会支持。

有啥说啥

张建国说自己做的都是小事。

“人,说话要算数,作为片警,答应群众的事儿一定要兑现!”

“从小,我家境贫寒。如今快60岁了,很多人帮过我。现在我觉得最高兴的事儿,就是能为辖区居民做点事。”

“当片警,值!”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