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地产、保利地产、建业地产、正商地产……河南乃至全国一流的房地产豪门企业,首次出现在郑州市一块住宅用地的拍卖现场,上演了一出惊心动魄的土地争夺大战。争夺的结果是,每亩地价高达1298.25万元,再次拍出郑州“地王”,而且远远高于之前的“地王”价格。
晚报记者
胡审兵
郑州再次拍出“地王”
2010年12月8日,天气预报是“晴天,偏西风2到3级,温度14℃到0℃”。
如果不是一块住宅用地的拍卖价格高得令人咋舌,在郑州的房地产市场上,这一天与往常不会有什么不同。
当天上午9时,位于农业路北、勤工路西的这块住宅用地挂牌出让截止,面积为 56920.65平方米,折合85.38亩,挂牌起始价为32445万元。
这块地的位置非常好,紧邻农业路文化路附近,当天的拍卖现场聚集了河南省以及国内的众多一流房地产企业,这在郑州以及河南都是第一次。
一家在现场的房地产业内人士称他完全看蒙了,也没记清楚到底经历了多少轮竞争,但一块地的拍卖时间长达4个多小时,这在郑州市的土地市场拍卖史上,也还是第一次。
竞争的结果是,这块地以110845万元成交,是挂牌起始价的3.42倍,每亩地价高达1298.25万元,再次刷新郑州“地王”纪录,而且比之前的“地王”价格高出607.82万元。
这是一场地产豪门的竞争
拍卖现场激烈的争夺令人咋舌。
记者事后通过多种渠道采访了解到,河南建业、河南正商、恒大地产、保利地产……共有17家来自河南和国内其他省市的房地产一流企业,参加了拍卖现场的争夺。
最终,把这块地纳入囊中的是河南煤化建业房地产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是河南煤化工集团和河南建业集团合资成立的。
记者通过河南省工商局的网站查询到,这家公司成立日期为2010年4月29日,核准日期为2010年11月29日,注册资本1亿元,注册编号为410000000021810。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工商部门的核准日期算起的话,昨天竞得这块地时,是这家公司刚刚通过核准之后的第10天。
这块地到底在哪里
通过地图查找勤工路颇不好找。河南煤化建业房地产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昨天出让的地块就是原来河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的老校区。
根据规划,该地块容积率小于3.5,建筑限高80米,建筑密度小于25%,绿化率大于30%。
业内人士测算,昨日这块地楼面地价约为每平方米5564元,如果考虑到建安成本、配套费、管理费、税收等,将来每平方米的房价成本在8500元以上。
业内人士:郑州房价短期会有较大波动
房地产业内人士、河南王牌企划有限公司董事长上官同君分析,昨日这块住宅用地的高价成交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首次有国内以及省内的一流房地产企业同台竞争,数量之多、名企之多都是第一次;二是本次“地王”出现,彰显了河南房地产市场恐慌性的加剧,郑州房价短期内还会有一个非理性的正常上涨;三是由于本次“地王”的出现,郑州房地产市场必将创造新的历史。
上官同君还认为,通过这次土地拍卖,说明河南的房地产企业正在做大做强,外来房地产企业正在密切关注河南市场,同时也说明房地产企业对郑州以及河南的房价上涨有更高的期待。“因此,如何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心理预期,政府、企业、媒体必须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上官同君称。
河南房地产商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赵进京分析认为,由于这次土地高价竞拍,会对河南的房价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些年的郑州“地王”
●2004年4月26日,思达集团以5.91亿元的高价拍得位于郑州市花园路和东风路交叉口处431.2亩土地,每亩约137万元。
●2006年6月28日,郑州拍卖西区电缆厂的一块地,每亩约合225万元;11月3日,鑫苑置业有限公司以8330万元、每亩259万元拍得位于郑州市桐柏路与朱屯路交叉口附近面积32.247亩的土地;12月5日,建业以2.8亿元的价格拍下了南阳路东、宋寨北街南一块65亩的土地,每亩达430万元。
●2007年7月25日,鑫苑置业有限公司以11150万元的价格成功竞得了16502平方米的土地(位于建设路与伏牛路交叉口附近),平均每亩450.5万元。
●2008年1月,郑州建海置业有限公司以1.6亿多元拿下郑州电视台的25.3亩土地,创出一亩地633.2万元的“天价”。
●2009年12月9日,河南正商置业以36070万元、每亩488.03万元拍得冉屯北路北、电厂路东的73.91亩地块,以28006万元、每亩446.24万元拍得冉屯北路北、化肥西路东的62.76亩地块;河南康隆置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每亩地价462.18万元、473.50万元、529.82万元分别拿下位于冉屯东路、朱屯路附近的3块住宅用地,郑州市一天拍出了5个“地王”;12月17日,位于农科路南、文博东路东的一块68.54亩地块,被鑫苑(中国)置业有限公司以47322万元纳入囊中,每亩地价690.43万元,再创郑州“地王”纪录。
备注:2008年房地产市场陷入调整状态,2007年和2008年出现的“地王”均因种种原因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