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4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名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2010“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候选名单

09 陈小莉 女, 28岁,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记者。

陈小莉2003年初到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工作,在从事新闻工作7年中,她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都竭尽全力,积极帮助,用自己的辛勤和智慧得到了观众的好评。今年3月29日,一名欲跳楼的轻生男子欲见陈小莉,向其诉说自己的不幸。陈小莉与两名记者赶到事发地。面对一个精神狂躁、手持尖刀并喝了酒的人,陈小莉毫无畏惧地把手伸向对方,说:“来,拉着姐姐的手。”经过40多分钟的劝解,陈小莉成功将其救下。陈小莉说,她唯一害怕的就是救不了他。陈小莉以自己的勇敢、机智和冷静挽救了一个生命,为记者树立了责任、爱心和敢于担当的榜样。广大网友送给陈小莉“最勇敢女记者”的称号。

陈小莉先后于2005年、2006年、2009年荣获民生频道先进工作者称号,2006年荣获河南电视台先进工作者称号,2010年分别荣获河南省广电局三八红旗手和青年岗位能手称号,2010年荣获河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10 杨永平 男,41岁,东方今报社编委,社会新闻部主编。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河南省对口援建四川安县的重建工作,杨永平同志带领采访小组连夜赶赴灾区,住帐篷,吃方便面,一周内写了大量优秀报道。

2006年7月,杨永平到信阳市新县大别山区采访,偶然遇到一个名叫汪颂玲的10岁聋哑女童。汪颂玲身世很不幸,刚出生不久就被遗弃,是养父母收养了她。不幸的是,养父当年春天过世,而养母多病。因为聋哑,汪颂玲无法上学,天天在家抄课本。杨永平作出决定,把孩子带到郑州检查治疗。经悉心治疗和系统培训,汪颂玲学会了拼音,并逐步学会说话、识字、绘画。2008年9月,在杨永平的帮助下,汪颂玲走进学校,成为一名二年级学生。如今,孩子已经是四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良好。今年6月,汪颂玲的养母去世,杨永平送孩子回家参加葬礼,又把孩子带到郑州,继续学习。

11 李华芬 女,28岁,淅川县人,助学志愿者,2003年考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刚刚考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李华芬在网上看到支教大学生徐本禹的事迹后,彻夜难眠。第二天,李华芬写了一份题为《他(她)的眼神》的倡议书,一个被称为“爱心捐助”的活动,由此在校园展开。李华芬和她的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把捡瓶子、拾废纸变卖的357.3元钱,全部寄给在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小学支教的徐本禹,资助了该校两个贫困生重返校园。2005年1月18日,李华芬被确诊为白血病。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医生终于把她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李华芬在罹患白血病的情况下,仍坚持自己的爱心事业。她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很快,为李华芬治病的捐款达到7万多元。2005年9月6日,李华芬顺利地在河南省中医院接受了首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李华芬病愈出院后,不顾身体虚弱,毅然踏上了前往贵州的支教之路。大石小学的孩子们听说李华芬的处境后,在募捐箱前排成了100多米的长龙,当天,全校师生共为李华芬捐款1115.3元。李华芬的同学们纷纷解囊相助,为李华芬募集了6000多元。

中国互联网协会把李华芬列为“2005互联网公益日”的捐助对象。

12 李志平 女,50岁,国家心理咨询师、奥运火炬手,现担任郑州管城区文明市民爱心热线主任。

20多年来从事慈善公益事业,她用奉献谱写生命乐章,她在平凡中创造着许多感动。2004年她创办了全国首家文明市民爱心热线,走进4万多个家庭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困难家庭走出困境,为3000多名下岗职工找工作,走进社区、学校、军营、少管所等地作巡回报告近百场,开展近百次大型爱心救助活动,成为社会上300多名孤残孩子的爱心妈妈。她带领心理专家3次赶赴抗震救灾前线,捐款几十万元,搭建了灾区第一个帐篷课堂。在她的爱心感召下,已有近万名志愿者加入到她的爱心团队,奉献社会。

李志平走到哪里,就把爱播撒到哪里,曾入选“全国慈善爱心大使”、“全国杰出十佳母亲”、中国优秀志愿者、河南省“双60”人物、“河南十大爱心人物”,荣获“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河南省巾帼拥军模范”、“河南省助残模范”、“郑州市文明市民标兵”等称号。

13 沈战东 男,生前系郑州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特警四大队民警,三级警司警衔,于2010年1月30日零时30分光荣牺牲,年仅28岁。

沈战东从警4年来,参加了四川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安保、新疆维稳和各类突发事件上百起处置任务。在随郑州特警支队赴新疆维稳工作中,哪个区域治安状况复杂,他就去哪里巡逻;哪里有危险,他就抢着往上冲。沈战东在乌市一待就是将近4个月,当郑州特警支队领导无意中得知他因执行任务而推迟婚期时,便督促他回家完婚。去年11月20日沈战东匆匆返郑结婚后,又找到支队领导再次请战。换防归队后的沈战东担任班长,除了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任务外,还替战友站岗执勤。1月29日,他结束巡逻勤务返回驻地后,又坚持坐岗值班。1月30日零时许,沈战东突然昏倒,30分钟后,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医生的诊断证明显示:劳累过度,猝死。当天是沈战东的生日,而刚步入28岁仅半个小时的他,便魂逝天山脚下 。

2010年2月25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追授沈战东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

14 邱新会 男,37岁,漯河市郾城区聋儿语训中心主任。邱新会身患残疾,但他不畏艰难、自强不息。

1998年,他克服种种困难,创办了漯河市郾城聋儿语训中心,先后教会1000多名聋儿开口说话。其中,聋儿李晨燕表演的诗歌朗诵节目,被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采用播出;聋儿周博得绘画作品,多次到香港台湾展出;聋儿杨川两次获得河南省体育舞蹈大赛冠军,2009年被中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破格录取。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之后,邱新会多次带领孩子们进行义演义卖,并把演出和义卖收入全部捐献给地震灾区。为了回报社会,邱新会把自己获得的2万元奖金全部制作成聋儿语训教学光盘,免费发放给那些家庭困难的聋儿,使得4000多名困难聋儿因此受益;此外,邱新会还通过漯河团市委,长期资助着漯河市的一名烈士子女。

邱新会先后被获得“漯河市自强模范”、“漯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十一五’期间漯河市教育系统十大新闻人物”、“漯河市十大杰出青年”、“感动漯河十大人物”、“河南省读书成才奖”、“河南省十大优秀青年”、“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 等多项荣誉。2010年10月,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英雄教师”。

15 赵仁伟 男,28岁,渑池县果园乡杜寺村农民。

赵仁伟200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郑州航空工业学院。但随着2003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原本健康的他成了一个只有头会动的高位截瘫患者。面对失去行动自由的灾难,他并没有沉沦下去,而是在同学和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用嘴咬住筷子在键盘上练习打字、写作,在键盘上继续“弹奏”自己的人生华章。几年间,他先后在《知音》、《郑州晚报》等上百家报刊,发表纪实、散文随笔、时事评论、小说等文章400多篇,100余万字。与此同时,他还通过网络,帮助家乡群众联系全国客商,到村里收购辣椒,帮助村民及时把当地特产——辣椒卖出。躺在病榻上的赵仁伟从而也成为四里八乡闻名的“大能人”。

赵仁伟近年来先后被评为“渑池县十大道德模范人物”、“十位感动三门峡人物候选人”、“渑池县优秀共青团员”、“三门峡市优秀共青团员”、“河南省优秀共青团员”和“中国文明网身边好人——敬业奉献人物”。近日,赵仁伟又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16 施丹丽 女,16岁,河南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在河南省运会田径赛场上赤脚夺得万米冠军。

今年9月25日上午9时35分,省运会田径赛场女子少年乙组10000米决赛开赛。当比赛进行到第6圈时,意外发生了,代表洛阳参赛的河南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运动员施丹丽右脚的跑鞋被身后一名选手踩掉。她并没有因此停下来,而是继续向前奔跑。此时,距赛程的终点还有7000多米。又跑过两圈之后,施丹丽干脆甩掉了另外一只跑鞋,赤着双脚冲到了队伍的最前列。施丹丽以超人的毅力完成了比赛,并第一个冲过了终点。当裁判员把施丹丽的脚托起来时,大家才看清楚,她的两脚都是血泡,仅左脚就有6个,脚后跟最大的一个血泡如红枣般大小,脚趾上已经破了的血泡,正在流着血水。当她一瘸一拐地走上最高领奖台时,全场观众起立为她鼓掌。

“在如今这个孩子像掌上明珠般被家长宠爱的年代里,还有多少孩子有施丹丽这样的品质呢?”祖国未来的花朵身上需要这种精神,中原崛起需要这种精神。网友们在网上留下这样的评价。

17 郭天财 男,57岁,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作物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小麦栽培第一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小麦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兼任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副组长、河南省小麦专家组组长等职。

郭天财在系统研究河南小麦生产不同发展阶段主推品种生长发育规律、形态生理指标及肥水等调控效应基础上,集成出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九五”首创万亩平均单产超600公斤,指导温县、博爱成为我国首批小麦千斤县;“十五”首创50亩平均亩产超650公斤纪录;“十一五”创百亩连片亩产750.9公斤和万亩连片亩产690.1公斤高产纪录,首创小麦/夏玉米万亩连片亩产超吨半粮(亩产1548.6公斤),引领了小麦高产方向,为河南小麦总产连续7年创历史新高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与示范样板。他还在系统分析光温水土等生态因子及肥水措施与品质关系基础上,探明了河南不同类型小麦品种重要品质性状形成机理与变化规律,并在小麦根穗发育与高产优质栽培研究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

郭天财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7项,出版学术著作15部,发表论文122篇。

18 袁成友 男,45岁,深圳巴士集团第三分公司石岩车队队长助理。

从河南到深圳,坚持学雷锋、做好事,是袁成友十几年不曾改变的矢志追求。1994年5月11日23时许,当时还在商丘县交警大队当民警的袁成友在执行巡逻任务,在北环城路西段,他看见七八个人在一辆车上偷东西,就驾车冲向前去制止。盗匪用砖头、棍棒对袁成友围攻。鲜血染红了袁成友的衣服,忍着疼痛,他只身与歹徒搏斗,寡不敌众,倒在地上。第二天,袁成友走上岗台坚持工作。1996年,袁成友到了深圳,成为一名巴士司机。截至目前,他曾连续5年被深圳市公安交通警察局评为优秀驾驶员,解救遇难群众百余人,送回迷失儿童7人,捐款和资助贫困学生2万多元,拾金不昧等折款20余万元,获赠锦旗30多面,收到感谢信数百封,制止流氓滋事多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0多人。

在深圳市首届“发现身边的雷锋”——深圳市学雷锋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活动中,袁成友被评为“深圳市学雷锋先进个人”;2007年被评为“感动商丘”十大新闻人物;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外出劳务工,2010年5月21日被评为“深圳——河南十大杰出青年”。

19 河南煤化集团焦煤赵固矿区抗洪抢险集体

2010年8月的暴雨,给辉县带来了50年一遇的灾难。8月18日县防汛指挥部做出决定——石门水库泄洪放水。石门河、黄水河以每秒700立方米、300立方米的流量,直泻平原。即将收获的万亩庄稼、七八个村庄一万多农民的生命财产危在旦夕!

8月18日23时40分,赵固一矿接到辉县市防汛指挥部紧急电话。10名保卫人员立即驻勤堤防,昼夜观测水位。40名保卫人员带着大轿车到东北流、西北流村劝说村民紧急撤离。洪峰到来前,2200多名村民全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赵固一矿260多名员工经过10小时奋战,将石门河堤坝重新加固。巡逻队5分钟报告一次水位变化。

8月19日凌晨1时20分,赵固二矿附近的武庄村北面的黄水河大堤出现6处决口,矿综掘三队17名抢险队员用菜刀把编织袋割成条状,扎在腰上,水中组成人墙。决口在5时40分堵住。

19日2时08分,赵固二矿外西南泄洪围渠被冲开缺口,小罗召村1000多名村民危在旦夕。矿综掘一队52名抢险队员紧急驰援。3时55分,两道1米多宽、2米多高、10余米长,2000多袋沙石包筑成的堤坝合拢,险情排除。

20 洛阳市红十字会水上义务搜救队

在洛阳,2005年3月28日诞生了一支爱心奉献的洛阳市红十字会水上义务搜救队(原名洛阳市水上义务搜救队),成为全国第一支水上义务搜救队。

洛阳市红十字会水上义务搜救队的成立,得到了洛阳市委、市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洛阳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与其联动,在第一时间将信息传递给搜救队,哪里发生险情,哪里就有搜救队员的身影。近6年来,洛阳市红十字会水上义务搜救队在洛阳市区、偃师、新安、宜阳、孟津等地共出动253次,成功救助了45个鲜活的生命,打捞遇难者遗骸125具,配合公安人员打捞凶器2次;帮助群众打捞沉船两艘,装载机一台,队员自掏腰包,先后投入10余万元购置了必要的搜救器材和补充活动经费,为有效地进行水上搜救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他们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义举,得到了全社会高度赞扬和极高评价,被誉为新时期传播爱心的“文明使者”,被百姓称为“当代英雄”。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