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热点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黑三轮一路超车、闯红灯、猛变道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本报三路记者直击非法营运三轮车乱象
坐三轮去客运南站,司机全程狂奔在机动车道上
黑三轮一路超车、闯红灯、猛变道
到目的地后,车主得意“抢生意,速度一定要快”
多方分析:屡禁不止,是利益驱动、生活所迫,还是市场需要?
昨日下午,在二七广场西边的正兴街上,有很多机动三轮停在快车道上等客。

本报三路记者直击非法营运三轮车乱象

坐三轮去客运南站,司机全程狂奔在机动车道上

到目的地后,车主得意“抢生意,速度一定要快”

多方分析:屡禁不止,是利益驱动、生活所迫,还是市场需要?

27日,湖南衡阳市衡南县松江镇,一辆送小学生上学的三轮车坠河,造成14名小学生死亡,6人受伤。

惨剧发生后,震惊四方。

非法营运三轮车,在国内许多地方已成痼疾,包括郑州。

昨天下午,本报派出三路记者现场目击非法营运三轮车乱象。

晚报记者 吴泳 薛璐 见习记者 何涛/文 晚报记者 周甬 常亮/图

地点:火车站

黑三轮化整为零

火车站广场一带扎堆儿的黑三轮没了,不是消失了,而是化整为零,打起游击。

昨天下午3点45分到4点10分,记者以火车站广场为中心,在火车站地区绕了一大圈。

值得欣慰的是,西到火车站进出站口,东到福寿街以东,北到正兴街以南,南到陇海路,这个区域内几乎找不到三轮车。

“这说明,前一段的治理还是有效的。”市民刘东武说。

但是,跳出这个框框,反差很大。

下午4点10分,大同路与福寿街交叉口东边,8辆黑三轮夹道等活儿。路北3辆,路南5辆,头朝西一字排开。

“去哪儿?”一名三轮司机热情招呼记者。

“农业路与花园路交叉口,多少钱?”

“20!”

“有那么远吗?便宜点吧。”

司机让到18元,不肯再低了。

记者事后用地图测算了一下,上述距离仅约6公里,打的也仅需9~10元钱。

记者随后和这位姓张的师傅攀谈起来。

干一天能挣多少钱?记者估计是200~300元。老张一笑:“哪有恁多?也就1张(100元)。”记者表示怀疑,老张沉默。

地点:客运南站

“抢生意,主要靠速度”

昨天下午4点,京广路南三环立交桥下,十几辆三轮车停在京广路上。 

40岁的甄师傅是其中一名三轮车主,1994年从许昌来郑州,做了6年的三轮车生意。

甄师傅说,坐车的人一多半是去附近5公里以内的,坐公交车等太久,所以才选择三轮车,“交通不便的地方生意最好”。

记者以要去客运南站为由,坐上了甄师傅的车。

短短2公里的路程,甄师傅全程行驶在机动车道上,在一路超车、闯红灯、猛变道之后,我们到达目的地。“坐我的车比坐出租车还快,而且比出租车便宜,4块钱。”

“抢生意,速度一定要快。”甄师傅说,附近三轮车集中,反应稍慢点,生意就会被抢走,“有活儿的时候,一定要快,尤其是雨雪天,你干完这趟活,能马上跑下一趟。”

当记者问是否担心发生交通事故时,甄师傅先是沉默,然后说:“没事,开了很多年,有经验了。”

市民投诉黑三轮“七宗罪”

大同路与福寿街口,一名三轮车司机陈师傅说:这种三轮车,郑州大概有1000辆。

采访中,不断有外地乘客前来讨价还价。

下午4点15分,一对年轻男女找到陈师傅,要去陇海路与紫荆山路交叉口的汽车站。

陈师傅张口要10元。两人嫌贵。陈师傅降到8元,两人犹豫一下,还是走了。

这个距离约2.7公里。打的需要6元,坐公交车1元。

采访中,先后有11位市民发表了对黑三轮的看法。

其中7人认为:黑三轮,违法营运、影响市容、隐患多多,最好取缔。

把这7名市民的意见总结起来,张先生的观点可以作为代表:

黑三轮存在“七宗罪”,必须取缔,但要安置好真正的无业残疾司机:

一、非法运营。黑三轮压根儿没有营运证。

二、横冲直撞。很多司机驾驶证、行车证、年审证明都没有。随意掉头、随意逆行、乱停乱放、横冲直撞。

三、违反“禁摩令”。

四、安全隐患多。有的三轮车一跑就是10年、8年,谁来保证它没问题?坐里边很担心。椅子是木板搭的,门窗框架是三合板、塑料板甚至纸板拼的。万一与别车相撞,或是翻车,危险系数会大幅增加。

五、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很难想象,二七广场、火车站、百盛广场等城市中心,随处可见破破烂烂的黑三轮。

六、乱停乱放,阻碍交通。

七、漫天要价、随意宰客。

另4人不太认同上述观点:存在即合理,黑三轮确实有方便的地方:

一些偏远的地方或容易堵车的地方,的不好打,公交没有,但三轮很多。

一些出租车有时会找各种借口,不愿运送乘客。但黑三轮不挑食,来者不拒。

市民洪伟认为,黑三轮屡禁不止,顽强生存,至少说明一些问题:一是管理确实不到位、不连贯、不扎实。二是市场确实需要黑三轮,它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出租车和公交车的盲点。

深度探访

为何屡禁不止?

利益驱动?

2006年至今,仅记者本人参与采访的“黑三轮专项治理”行动不下6次。

4年过去了,虽然年年治理,但没有彻底解决。

交警高磊从警超过10年,对这个问题,他的看法是:首先是利益驱动。

“不交管理费、不交税,每天能挣两三百元。”算一下账就会发现,这个不起眼的行业,如果干好了,利润不小。

很多黑三轮司机不是残疾人,拉帮结派。新乡、驻马店等地,一个村会有几十个人搭帮来郑州跑三轮车。

生活困难所致?

采访中,5名三轮司机说:生活太困难了,丧失劳动力了,无奈才干这个。

这5人里,张师傅、陈师傅等3人是残疾人。另2人看不出来,车上放着单拐,但拿不出残疾证。

对此,高磊总结以往10多年的执法经验说:确实有这种情况,但不是主流,真正残疾车主大约只占1/4到1/3。

高磊接触过真正困难的残疾人,有的是多年独身、孤苦伶仃,既残疾,又身患疾病。文化程度低,又没技术,年纪大了,生活没照应,工作找不到,吃饭治病都要花钱,只好干这个。

市场确实需要黑三轮?

市民洪伟等人曾为黑三轮辩护过,认为它们的存在,一定程度是市场的需要。

洪伟提出的“黑三轮不难打、不堵车、不挑食”等优点,高磊认为,一定程度上,确实这样。但他说,黑三轮存在的最根本原因,一是利益驱动,二是管理存在问题。

市交警支队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警官分析说:治理黑三轮,是一个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的综合问题。

首先,对营运车辆,交通部门和运管处是监管部门,要真正管起来。不能一罚了之。

其次,交警部门只能对他们的交通违法、无证驾驶等行为予以处罚。最多暂扣车辆,拘留无证驾驶人员,进行批评教育。但暂扣期限目前只有两个月,扣完了还得放,拘留最多15天。

根据《物权法》,警方无权没收黑三轮。除非该车手续全无,且已到报废期。但一些黑三轮司机很会钻这个空子。

第三,少数司机确实是生活困难的本市残疾人。他们无依无靠,生活艰苦,没有稳定收入。对这一部分人,如果“一禁了之”、一刀切,那是很残酷的。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帮助。相关部门应进一步解决好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问题。如果全面禁止黑三轮,这些人的再就业也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高磊提出一些建议:有些发达城市也有三轮车。比如北京有怀旧的“巷子三轮”。开封市有整齐划一的人力观光三轮。浙江省台州市经济发达,依然存在大量的三轮车。

他建议,观光人力三轮,或者其他使用清洁能源的三轮车,确实能成为出租车、公交车和地铁的有益补充。关键是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

如果能把现存的、脏乱差的黑三轮杂牌军,改编成整齐划一、外观漂亮、能体现郑州特色、收费合理的“正规军”,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