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6版:市委经济工作会议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十二五”开局之年,五个关键词很给力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十二五”开局之年,五个关键词很给力
谋篇布局2011年,十项任务为未来发展注入“强心剂”

明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是我市实施跨越式发展新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的起步之年。

昨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我市明年的经济发展谋篇布局,部署了产业结构调整、扩大消费需求、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等十项主要任务,为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晚报首席记者 周旷达 晚报记者 孙娟 袁帅/文 马健 张翼飞/图

一建筑工地上,工人正在紧张施工。

2011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进出口总额增长20%;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的目标。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支持少林功夫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力争全市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达到10家,超500亿企业达到1家左右。

重点发展汽车及装备制造、物流商贸、文化创意旅游和电子信息产业四大战略支撑产业。加快宇通2万台客车产能提升、海马第三工厂、东风日产、恒天重工、郑煤机液压支架、大方桥梁工业园等汽车及装备制造项目建设,重点支持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万达广场等大型物流商贸项目建设,推动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郑州项目、新加坡国际物流园等项目尽快落地,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着力在电动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争取国家级云计算中心落户郑州,推进海马新能源汽车、中航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郑州日产年产5万辆电动车研发等项目建设,加快紫光科技园、旭飞光电、汉威电子等项目建设,推进中船重工713研究所、桑达能源、华晶超硬材料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建设,做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和“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积极培育原创舞剧《水月洛神》等新兴文化品牌,支持少林功夫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 扩大消费需求

争取成为国家家政服务体系试点城市

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政府公共投资重点向保障性住房、农村基础设施等民生工程和公共事业倾斜,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比重,增加对城镇低收入群体和农民的补贴。

落实商贸城建设总体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出台加快现代化商贸城发展的意见。

推动农村商业连锁经营和统一配送;强力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制定蔬菜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加快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社区便利店建设。

推动“老字号”餐饮企业发展和品牌创建,加强对特色商业街和夜市街区的管理服务。

稳步发展住房、汽车消费,积极培育文化教育、娱乐、养老、医疗保健等消费热点,完善家政服务体系,争取成为国家家政服务体系试点城市。

关键词 重大项目建设

争取深圳华为河南研发中心落地

大力推进富士康IT产业园等20个在建重大项目。

配合国家、省加快石武、郑徐客运专线、城际铁路、郑州机场二期等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力争郑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

做好郑渝铁路前期工作,争取先开工郑州至南阳段线路;配合省加快连霍高速、焦桐高速、郑民高速郑州段等项目建设,完成国道107郑州段迁建等快速路项目,加快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站、客运北站建设步伐;

确保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一期、友旺手机产业园等25个亿元以上项目如期竣工达产;

开工建设香港金马凯旋家居CBD工业园、保绿能源二期、河南龙工中部综合产品及零部件生产基地等项目,争取深圳华为河南研发中心等48个谋划项目早日落地。

关键词 郑州新区发展

打造百万辆汽车生产基地 加强城市东出入口整治

实现控制性详规全覆盖,编制新区公共交通、地下空间等规划。

加快航空港和高速铁路两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速建设万洪公路、郑汴物流通道等道路工程,加快推进郑州航空城、富士康科技园、国际物流园区周边的道路和水、电、气、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加强城市东出入市口的交通整治和环境综合整治,疏通新区交通瓶颈。

集中力量抓好郑州航空城、国际物流园区、龙湖地区、高校及职教园区、绿博园周边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地区等区域的开发建设。

加快东风日产、海马、宇通等整车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和新能源汽车研发基地建设,为百万辆汽车生产规模如期达产奠定基础,力争形成60万辆汽车产能,实现增加值110亿元。

建设好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三大海关特殊监管区。

依托郑东新区CBD、CBD副中心,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

关键词 深入推进改革

力争全年4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降低县市城镇户籍门槛

切实放宽市场准入,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金融服务等领域。争取民间投资突破2000亿元,增长25%以上。

重点做好郑州银行、百瑞信托、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增资扩股,做好郑州医药、郑荣集团、百文集团、商业大厦等的改制重组工作。

做好36家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工作,力争全年4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探索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力争出版集团明年上半年成功上市。

探索公立医院改革,加快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启动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创新试点镇乡镇运行机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尤其是降低县市城镇户籍门槛,推动中小城镇发展,实现产城融合和劳动力转移;加快县级联社改制工作,完善市、县、乡三级示范社体系;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机制改革,探索建立土地银行、农村土地交易所。深化财税和投融资体制改革。

坚持周例会、联审联批和无偿代理制度,加强项目督导与落实,提高合同履约率、项目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

积极做好服务外包工作,申报全国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城市,全方位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

力争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50亿美元,增长25%;实际利用外资22.8亿美元,增长20%。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