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8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没有劳动力,什么事也办不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没有劳动力,什么事也办不了”

预计到今年7月,富士康在郑州工人数量达20万

新科(华东)董事长吴天转说过一句话

“没有劳动力,什么事也办不了”

所以,河南最大的劳务派遣公司董事长很是感慨

“咱们的2000万打工者都是老板眼里的宝贝”

15年前,河南工人到沿海打工,超过25岁就很难找到工作,进个好点的厂子得先交钱。

15年前,沿海企业到河南招人,拿把米尺量,低于1.7米、高于1.8米的都不要。

15年后,缺工已成制约沿海企业发展的瓶颈,他们开始拿钱“买人”:你帮我招一名工人,我付给你劳务费。

郑州作为河南的心脏,聚集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在这波产业转移的浪潮中,劳动力资源优势成为吸引东部沿海企业的重要因素。

河南升环劳务派遣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国伟感慨地说:“河南2000万职业打工者都是老板眼中的宝贝。”

晚报记者 徐刚领 程国平 裴蕾/文 马健/图

2010年8月14日,富士康举行大型招聘会,应聘者人山人海。

省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介绍部部长崔秀池说往事

松下电器1997年来招工,现场量身高,低于1.7米、高于1.8米的都不要

崔秀池先后在几个省份的办事处工作过,回想当年,沿海企业招工条件是多么苛刻:年龄超过25岁就不想要,结过婚的不要,没有初中、高中毕业证的不要,看着不太麻利的也不要,你想进个好点的企业得先交钱。

至今,崔秀池还清楚地记得,1997年,松下电器来河南招工,要100人,结果1000多人来面试,个个符合松下的招工条件,工作人员没办法,拿个米尺现场量,低于1.7米、高于1.8米的都不要。

到了2005年后,沿海企业开始缺工,来河南招工的非常多,一招就是几百人。崔秀池说,单是他所在的省职业介绍中心,2006年、2007年,每年向外输出1万多名工人。

2007年到2008年,沿海企业的招工条件明显放宽,进厂一分钱不要。

到了2009年,企业会给在职工人说,你只要将老乡亲友带来打工,我出钱。

如今,一些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家家缺工,招工条件放得非常宽,年龄基本不限,学历不管,甚至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只要会写自己名字,这些企业也会招进来。

“2010年春节放假时,不少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会给工人开会,说你只要带来一个人,我给你600元的辛苦费,当然有的企业出到1000多元。”

新科(华东)电子公司董事长吴天转说过一句话

“没有劳动力,什么事也办不了”

在去年港澳深地区闽籍企业家访豫活动期间,新科(华东)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天转接受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富士康有80多万工人,河南人就占了十几万人。

吴天转说,改革开放之初,首先搞了一个深圳特区,然后是西部大开发,接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现在,是该轮到中原大发展了。

国家把中原放在最后,其实是中央最大的关心。“别的地方都饱和了,自然要到中原来”。

“现在发展不靠吵吵闹闹,而是靠人才,靠认真做事。也靠劳动力,没有劳动力,什么事也办不了。”

福建汇达时装公司董事长李国坤来咱这儿建厂

“不得不转过来,因为缺工”

莆田市是福建的服装重镇,福建汇达时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国坤说,莆田的服装企业几乎家家缺工,单是他们所在的江口镇,有178家企业,粗略算就缺10多万工人。

2010年8月,千名港澳深地区闽籍企业家来到河南考察,李国坤是第一个签下在河南建厂协议的老板,也是项目最快落地企业。

如今,他在河南的服装厂一期已建成,吸纳河南本土工人1600多人。两年内,二期建成后,李国坤在河南的工厂将达到5000人的规模。

“不得不转过来,因为缺工,我只能开工两三成,七成订单都没人做。”李国坤说,缺工,已然成了福建及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最头疼的问题。

李国坤最早在香港投建服装厂,上世纪80年代末,香港面临严重的人工短缺,摆在李国坤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转移到深圳等沿海地区,要么坐着等待厂子垮掉。

李国坤选择了前者,他在深圳投下重资,后又将工厂迁回家乡福建,在中国改革开放浪潮中收获不菲。

不曾想,不过20年,今天的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所面临的形势,和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一模一样。

厂子向哪转?在历经商海沉浮的李国坤看来,中西部地区是这波产业转移的不二选择。

“如果说深圳是当年中国改革开放打开的一扇窗,那么,今天构建中原经济区的战略设想则是为资本打开了一座敞开的大门,企业在这里大有所为。”

河南升环劳务派遣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国伟

“咱们的2000万打工者都是老板眼中的宝贝”

昨日,黄国伟说,此次河南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将会是河南省迎来大发展的几年。

“有人说,改革开放的前30年看沿海,后30年看河南。我认为有一定的道理。”

他说,到2011年7月,富士康在郑州的工人数量将达到20万人,这是相当惊人的一个数字。作为我省最大的劳务派遣公司,升环近些年来为三全、宇通等上市公司,累计派遣劳务也只有5万人左右。

黄国伟说,河南是人力资源的洼地,人力成本比东部沿海地区要低三成至五成。“现在,东部企业的老板们已经完全改变了过去对于河南打工者的印象。”

目前,河南在外地的打工者数量高达2000万人。这些人都是很职业的打工者,可以说是老板们眼中的宝贝。

“事实上,有些打工者,从外地回来后,确实不愿再出去了。能在家门口打工赚钱,那有多好。”

黄国伟粗略地算了一下,郑州(市区)有700多万人的人口,按照1/5来计算,在外地的打工者,应有140万人左右。

河南劳动力资源丰富,熟练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劳动者素质不断提升。每年外出务工人员2280万人,尚有1000万人有待转移,是第一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

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137万人,每年大学毕业生约36万人,劳动力成本比东部沿海地区低1/3以上。在劳动力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今天,河南省丰富、廉价、高素质的人力资源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

zhengzhou

2010年12月29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大力推进都市区高成长性产业、高成长性企业、高成长性区域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要按照“总体要求轻、重工要求优、新兴要求多、大企力求强、分散力求聚”的思路,加快电子信息、物流商贸、文化创意、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汽车及装备制造、铝及铝加工、能源、耐材建材等产业,努力培育和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服务外包、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物联网等战略新兴产业,推进规模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提高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层次和水平。

大力推进都市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我市的区位优势、生产要素成本优势和综合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与富士康、格力配套的电子产品领域,与东风日产、宇通、海马、恒天等配套的汽车零部件领域,物流及关联企业和对物流依赖性强的企业。要加大食品、服装等产业转移趋向明显领域、太阳能光伏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招商引资力度。要利用好航空城和综合保税区的区位、政策优势,积极引进和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业。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