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7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牟人精神是什么?
怎样做一个文明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适应新形势,中牟给每一位居民出了两道题
中牟人精神是什么?
怎样做一个文明人?
万人上街劝阻不文明行为
将活动做成了一件件实事中牟官方创新之举
以短信宣教“文明规范”
中牟县委书记杨福平(左一)带领县里相关领导在倡议条幅上签字。

中牟人精神是什么?

怎样做一个文明人?

转变干部作风,劝阻违法行为

在“郑州新区”的概念和范围里,中牟县占了其中70%的范围。可以说,中牟是郑州新区的“桥头堡、核心区、主战场”。

这个农业大县,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农村变城镇,农民变市民,在保留农民吃苦耐劳、朴实的品质的同时,该如何适应工业化、产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中牟县委、县政府把提高居民的文明行为和文明程度摆在了首位,首创给全县居民群发温馨短信。在中牟领导层看来,城市化进程,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发展,同时也需要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晚报记者 张勤 石明顺 文/图

城市化进程改变中牟人生活

干部作风转变放在首位

在“郑州新区”的概念中,中牟县具有“桥头堡”的地位。

在中牟县领导层看来,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改善和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需要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

根据郑州市委、市政府部署,2010年12月初,中牟开始在全县城乡开展“争做文明中牟人”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城乡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服务质量,减少各类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自觉树立和维护中牟人的良好形象。

其实,改变的不仅仅是中牟县的群众,体会最深刻的要数中牟县的各级干部。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红乐表示,他作为行动中的一员,有着真切的感受。“以这次‘争做文明中牟人’活动来说,以往做动员,领导多是坐在主席台上,宣布政策和方案。这次,每位机关干部都要走上街头,劝阻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

李红乐介绍,从中牟县实行“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活动”到“争做文明中牟人”主题教育活动,都实行问责制,各级领导干部,谁推进不力,就马上实行问责。

“最近,我感觉每个人都在踏踏实实地做事情。干部作风转变了,可以更好地服务中牟的经济发展。”

据了解,“争做文明中牟人”活动将历时3个月,持续到今年2月底。

万人上街劝阻不文明行为

将活动做成了一件件实事

1月7日,中牟二高运动场,万名志愿者隆重集会,“劝阻违法行为、争做文明中牟人”集中服务活动仪式启动。

县委书记杨福平在动员会上说,随着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的全面实施,中牟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重要支撑,务必要维护好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发展环境,积极主动地劝阻违法、打击犯罪、倡导正义、维护稳定,以文明促进文明。

据李红乐介绍,中牟县开展的“争做文明中牟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是加强法制教育,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目前,该活动在全县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最重要的是我们将看似务虚的活动做成了一件件实事,这也是在郑州市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创新。”李红乐说。

中牟官方创新之举

以短信宣教“文明规范”

2010年12月上旬,中牟县的居民张先生连续收到了好几条温馨提示的短信。

第一条短信是:“争做文明中牟人”活动温馨提醒您自觉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请您转发给外出务工经商的亲朋好友!短信落款是“县委宣传部”。

第二条短信是:温馨提示:诚信经营,不坑蒙拐骗;文明礼貌,不蛮横无理;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遵纪守法,不违法犯罪;争做文明刘集人,不损坏刘集良好形象!落款是“中共刘集镇委员会、刘集镇人民政府”。

张先生说:“刚收到短信时,我还以为是发错了。”他说,收到以县委、县政府和镇里名义发送的短信,还是头一遭。他至今还留着这几条短信,用来时刻提醒自己,进行自我约束。

其实,和张先生有同样感触的中牟县居民还有很多。

记者从中牟县“争做文明中牟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了解到,短信群发宣教“文明规范”的方式,是该县党委、政府的创新之举。

中牟县建立了中牟城乡居民手机用户信息平台和中牟外出务工经商居民手机用户信息平台,从2010年12月到2011年6月,每月向全县49万手机用户发送一条文明行为规范教育提醒劝阻短信;每周向全县1.8万名外出务工经商居民发送一条文明行为规范教育提醒劝阻短信;同时,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每周也向辖区居民发送一条教育短信。目前已累计发送短信100余万次。

68万中牟人加入到文明活动中

为充分发挥中小学生和家长在活动中的带动作用,中牟县还举行了全县“小手拉大手、争做文明中牟人”教育活动。

每周,中小学校利用校信通,向家长发送一条文明行为规范教育提醒劝阻短信;每周,中小学生和父母一起学习一次文明行为规范。孩子们成了劝阻成年人不文明行为的“生力军”。很多家长表示,孩子对父母不文明行为的批评,是让他们感到最惭愧的。

目前,中牟县有13万多中小学生,一名学生至少影响两名家长。这样,30多万中牟县居民就参与到“争做文明中牟人”的活动中。

另外,官方的群发短信,实现了47万移动、联通号段的手机用户全覆盖。

中牟县目前的居民人数,官方的统计数字为68万多人。以此推算,中牟县绝大多数居民群众都被覆盖到争做文明中牟人的活动中。

挑选500名优秀农民工“文明代表”

连日来,中牟县电视台开始在新闻节目后播放“优秀外出务工人员访谈”,以在外地务工的优秀中牟人的事迹,教育引导全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遵守“八要八不”行为规范,自觉树立和维护中牟良好形象。

作为中牟外在形象的直接代表者,中牟1.8万名在外进城务工经商人员也将有自己的“形象代表”。目前,中牟各乡镇正在积极申报辖区的优秀农民工代表。作为主题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牟县委、县政府将通报表彰500名“有技能、守规矩、受欢迎、作贡献”的优秀农民工。

毕本立,中牟人,现在是郑州市一家钟表百货公司的老板。谈到自己成功的秘诀,毕本立说就是“诚实经营,守法守信,踏踏实实地做生意”。

外出打工,刚开始是修表,很多生意伙伴都知道毕本立“实在”,业务也越做越大,成立了钟表公司。

毕本立觉得,“实在”是中牟人的特点。现在,他在招聘员工时,喜欢招从中牟来的务工人员。“不仅因为是老乡,我更看重的是中牟人诚实、勤劳的品质。”

“从修表到卖表,生意也从中牟做到了省会。但啥时候不能忘了咱是个中牟人,时时处处都代表着中牟的形象。”在接受采访时,毕本立作为中牟优秀外出进城务工经商人员代表,向全县近两万名外出务工人员发出了“争做文明中牟人”的倡议。

何谓中牟人精神?

李红乐是此次“争做文明中牟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负责人。在他看来,中牟人很“实在”,诚实、守信、勤劳、朴实,这些都是中牟人所具备的精神。

不过,他说,这些词还远远不够。通过争做文明中牟人的活动,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是要让每一个中牟人都是“文明生活”,而且是自觉的。“发自内心的遵守,比任何强制手段的效果都要好。”李红乐说,适应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人民群众的文明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主题教育活动的另一个任务,是要总结“中牟人精神”,提炼出最能表现中牟人品质的精神宣言。这项工作目前正面向全县居民征集中。一些词汇进入备选:厚重、厚道、尚德、守法、谦逊好学、博爱宽容、开放、自信、讲秩序、敢为人先、平凡善良……

何为文明的中牟人?

文明的中牟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这个答案,可以从中牟县委、县政府的倡议书中看出来。

倡议一:文明市民的“八要八不”

要文明诚信经营,不坑蒙拐骗、偷工减料、制假售假、缺斤少两;要维护交通秩序,不无证驾驶、酒后驾驶、乱停乱放、乱闯红灯、抢道占道、翻越交通护栏;要文明礼貌,不衣衫不整、乱讲粗话脏话、醉酒闹事、打架斗殴;要讲究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果皮纸屑、乱倒垃圾;要保持市容整洁,不乱贴乱画、私搭乱建、乱摆乱设摊点、出店占道经营;要爱护公共财物,不践踏花草绿地、损坏公共设施;要知法守法用法,不违法犯罪;要争做文明中牟人,不损坏中牟良好形象。

倡议二:日常生活中的“三管六不”

管住自己的嘴:不随地吐痰,不口出脏言;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杂物,不乱写乱画;管住自己的腿:不践踏花草,不翻越护栏。

倡议三:外出务工人员的“七不”

诚信经营不坑蒙拐骗;文明礼貌不蛮横无理;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美化市容不乱贴乱画;遵纪守法不违法犯罪;爱护公物不损坏公共设施;文明出行不违反交通秩序。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