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0版:热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流浪汉“老K”的幸福生活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网友发帖:刘庄有个快被冻死的流浪汉,在村里打了20多年短工
记者核实:流浪汉人称“老K”,“不偷、不抢、不欠,可实在”
流浪汉“老K”的幸福生活
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的他,为何选择这种生活?

网友发帖:刘庄有个快被冻死的流浪汉,在村里打了20多年短工

记者核实:流浪汉人称“老K”,“不偷、不抢、不欠,可实在”

网友“世纪欢乐园年票”在本地一个论坛发帖:

其他的不说了,我所能做的就是转发这个帖子。发帖者是个好人,祝你全家平安!转自商都网—— 一晃,我已经搬到花园路刘庄快4年了,在你来我往的人群中,经常遇到一个非常与众不同的流浪汉:大约50岁以上,穿的衣服虽然破旧、并且可能很久没有洗过了,但仍然很整齐。在刘庄的大街上看到他自信的笑容,谁都不会认为他是一个在这里打了20多年短工的流浪汉。

已经熟悉如同自家人的房东大叔在聊天时告诉我,这个流浪汉脑子有些不好使,一直就靠给村里的人扫扫楼梯、做些杂活生活。别看他脑子有问题,却很懂得自爱和守规矩,从来不拿别人家的东西。另外,他也特别孝顺,每年都会回家给他妈上坟。

最近几个月,这个流浪汉栖身的破房子扒了要重新盖。有一天天很冷,我很晚才从幼儿园接孩子回家,发现他睡在楼梯旁边的夹道里,墙上还挂着一本不知道是哪一年的挂历。他睡得很安详,也许是几个月来一直在路边屋檐下忍受寒风的侵袭、能够睡到门洞里对他来讲就是件很幸福的事,他把褥子稍微叠起来一点就当作枕头来使用,旁边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他的日历、记事本等东西……

他晚上就住在:花园路刘庄对面百迪幼儿园路南房檐下。

这个流浪汉将如何过冬呢?他现在情况如何?1月5日,我们来到了邵庄村(村民称:刘庄是一个行政村,含邵庄)。

“你说的那个人是老K,长得人高马大的,村里没有人不认识他的。”村口卖水果的老李说,老K50多岁,光头,经常嘴里嘟嘟囔囔地散步到这里,偶尔会逗逗附近的流浪狗,他每天心情都不错,总是笑呵呵的。“也不知道他家里有什么人,整天睡在外面。”老李说,老K写了一手好字,看上去很有知识。

按照老李的指引,我们在村南边找到了“百迪幼儿园”,但并没有见到老K的身影。

“他经常在旁边屋檐下睡,没有打搅过我们,白天我们开门做生意,他就离开了。”超市老板说,这几天没有见到老K,这会儿可能在哪家打扫卫生吧。

“前几天,有两个骑三轮车的女人把他接走了,有三四天没在这里住了。”超市另一位老板说,接走他的应该是附近楼房的房东。

随后,我们找到当地一位村民宋先生,在他的指引下走访了七八位楼房房东和所有街道,但没打听到老K的下落。

“老K经常到处转悠,你要找他还真不好找,要不打听好了给你们个信。”宋先生说。

初寻“老K” 找了村里所有街道,也没发现他

再寻“老K” 他被村民“强行”安置住进商铺

老王,58岁,“蜗居”在邵庄村一处楼梯下做修鞋匠。

“我知道老K住哪儿,我可以带你们去,不过一定要早。”昨日上午,老王和我们联系说。

上午9点,老王将我们带到邵庄村北边的一条小路上,沿途是一排商铺,老K就住在其中一间尚未出租的商铺内,赶到时,屋内已经不见了老K的踪影。老K的住所由铺在地面上的一床被褥和一张方桌组成,桌子上一个塑料袋内装着一些剩饭。

“这个老K又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剩饭估计是他捡来的,他这个人脾气很倔,没活赚不到钱也不主动讨要。”老王说,老K来村里有一二十年了,以前,村里有地时他帮缺人手的人家种种地,后来,他就帮大家打煤球,现在,他到处帮人打扫卫生,从来不偷、不抢、不欠,可实在。

随后,老王带着我们找到了安置老K的徐女士。

“天恁冷,不忍心看他在外边睡,就这我叫他好几次他都不愿过来住。上周,我和一个本家的妹子,直接把他的破被子装上三轮车,他才跟着过来。”徐女士说,老K这人爱面子,从不占人便宜。

谈及“老K” 村民说他很要面子,很孝顺

当谈及为什么大家都会叫他老K时,旁边一个女孩的解释把众人逗乐了。

“你们不也找不到他吗,他总是不在东家在西家,没事喜欢在街上闲逛,所以很难找到他。时间长了,大家找他就变成Kai他(河南方言,擒、抓的意思),久而久之都叫他老K了。”女孩说。

“他特别要面子。现在还可以自由出入我家的大门,我给他配有钥匙。”宋先生说,“2007年的某个晚上,外面下着大雪,我看到老K裹着被子在澡堂门口蜷缩着,不住打喷嚏,我和家人商量后,就把他接到楼道内住,还给他买了药治病,后来,他非要还我药钱。”

“就这样,老K在我的楼道里住了四年,最后,因为孩子一句不懂事的话气跑了他。”宋先生说,前段时间,孩子当着他的面说他脏,说如果不讲卫生就不要在这里住了,老K就走了,任谁劝都劝不住。

“老K记性不好,但对父母周年记得很清,很孝顺。”宋先生说,每年他都会回老家新郑上坟。

找到老K “村里人对我可好,我不是要饭是在打工”

“找到老K了!”中午12点,我们在村民的帮助下,终于“Kai”到了飘忽不定的老K。

老K穿着一双旅游鞋、黑色老式棉袄和一条蓝裤子,除了裤子被灰尘染得有些泛白外,整个人看着特别精神,完全和“流浪”这个词联系不到一起。

“这村的人对我可好,衣服都是他们送给我的。”老K说,他58岁,本名叫王郑生,未婚,老家在新郑,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大弟叫全生,二弟叫玉生,现在两个弟弟都在郑州,老K掏出一张发黄的纸片,上面记着亲属的联系方式。

“我感觉啥都不干没意思,不干活人家瞧不起你。”老K回忆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在市里一家童鞋厂当搬运工,下岗后,在家里待不住,就跑出来打零工。 

“有个人老是欺负我,我就到这边来了。”后来,老K在刘庄帮忙养猪,没过多久来到了对面邵庄。老K说:“前几年,二弟还让我去他家住,不过他们住的房子都小,我是家里的老大,不好麻烦他们。”老K一再强调,自己是在打工不是要饭。

当谈及对未来有何打算时,老K说:“他们对我好,我就对他们好,感觉这个村就是我的家。”

昨晚7点,老K的大弟弟手机关机,与他的二弟取得了联系。“家里四口人,确实没地方住,我们有时找他也找不到,回头商量商量,看过年能不能把他接过来住几天。我们归南阳新村办事处管,我现在给他办低保跑得头都大了,一直拿不出残疾证,希望明年可以办下来,再看看给他租个房子。”王玉生说,老K小时候得过病,发烧烧得脑子有点问题。晚报记者 张玉东/文 周甬/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