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民办幼儿园“服务”,市区新建、改扩建26所公办幼儿园
优质教育学位增量:高中1350个、初中4400个、小学9685个
优质教育倍增作为“一号工程”,对学前教育给予高度关注,城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比预先的标准要高,职业教育将实行校企合作……
这是2011年,郑州市教育工作的部分要点。
昨日上午,2011年郑州市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对于今年全市的教育工作要做什么,做到什么效果,看一些数字会更直观。
优质教育倍增工程:学位增量总数为15435个,其中高中1350个,初中4400个,小学9685个。
学前教育发展工程:新建小区的公办幼儿园比例达到60%;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6所,增加班数1256个,其中市区26所,增加班数281个;农村80所,增加班数975个。
城区中小学规划建设工程:市区要谋划40所、力争30所、确保25所中小学校开工建设,新增学位3万个以上。
教育均衡工程:九城区中小学学区制覆盖率达到80%以上;市直与县区73所结对学校的三年优质共同发展,城市优质学校要一对一托管郊区学校。
职业教育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校企合作实习工厂建设工程,首先为富士康科技集团开办2个校内实习工厂和1个工程技术校企班;全市职业学校至少共确立10家以上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工厂,订单式培养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到40%以上。
晚报记者 张勤
促进所有学校上水平
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被确定为今年全市教育工作的“一号工程”,完成16个强校托管项目、17个改扩建项目、15个联合办学项目。新增高中学位1350个、初中学位4400个、小学学位9685个。同时启动15个一校多区倍增项目。
优质学校的规模倍增了,其他学校怎么办?
特别是普通高中,2010年市区初中毕业生约2.9万,普通高中招生约2.1万,而两年后优质高中招生学位就要增加到1.1万,其他学校可能面临生源不足及吸引力不强的问题。一些没有纳入倍增工程的普通高中该怎么发展?
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的效应,不仅使更多的孩子接受优质教育,更重要的是促进所有学校上水平。
“普通高中要寻求多样化发展的途径。”这位负责人说,今年将要确定培育不少于10所的特色高中和项目特色高中,建设16个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教室,建设两个普通高中专题创新实验室和若干个创新教育实验班。
政府购买民办幼儿园“服务”
目前全市共有注册幼儿园948所,其中公办90所、企事业单位办101所、集体办54所、民办703所。除此之外,还有600多个没有注册的民办幼儿园。
公办优质幼教资源短缺、民办园收费高、农村资源不足、非注册不规范幼儿园大量存在,是目前郑州市学前教育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很多家长认为,公办幼儿园急需要加大建设力度。根据市教育局今年的工作要点,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6所,增加班数1256个(其中市区26所,增加班数281个;农村80所,增加班数975个)。同时,新建小区的公办幼儿园比例要达到60%。市财政将根据进展情况给予农村每班10万元、市区每班20万元的补助和奖励,总金额1.5亿元。
“政府在中心城区兴建全新的幼儿园,已经不太现实。”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介绍,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出资向民办幼儿园购买服务,将会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
今年,市教育局将重点研究并出台扶持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及民办幼儿园的优惠政策,目前已有4个初步方案。
建校计划:谋划40所、力争30所、确保25所
年年建校,却依然解决不了“大班额”突出的问题。这是近年来市区中小学招生时的一种“怪现象”。
据市教育局在去年的一项初步调查显示,目前我市城区中小学56~65人的有1639个班,66人及以上的有1840个班。“很多人有一种疑问:每年郑州市区都要新建、改扩建那么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为何还这么突出?”翟幸福说,实际上,近几年市区新建学校增加的学位数还远远赶不上每年增加的学生数,或者说,新增的学位数还不能够用来解决新增学生的就学问题。
因此,在2011年,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的力度更大,市区要谋划40所、力争30所、确保25所中小学校开工建设,新增学位3万个以上。
其中中原区新建1所初中、2所小学;二七区新建2所初中、2所小学,改扩建1所初中、1所小学;管城区新建1所初中、2所小学,改扩建1所小学;金水区新建4所小学,改扩建1所初中、3所小学,新建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经开区新建1所小学;郑东新区新建2所初中、3所小学,新建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高新区新建3所小学,改扩建1所初中;航空港区新建1所初中、3所小学、1所高中;惠济区改扩建1所小学。
为避免以往建设项目到年底才开工的现象发生,市教育局今年将把各个项目的形象进度进行公布,并作为考核奖励的依据。
在谋划的40个项目中,竣工或基本竣工5项,主体基本完成3项,主体结顶11项,进入主体施工21项。对年底未达到以上进度要求的,将视为目标未完成。
职业学校要建实习工厂
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本身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专业设置方面必须考虑到城市功能、布局调整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因素。
今年,关于职业教育,说得最多的就是校企合作,把职业教育纳入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市职业学校与市场联系的深度仍然不够,关门办学的格局使所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难以支撑产业升级的需要。
今年,市教育局在工作要点中提出,将要实施校企合作实习工厂建设工程。根据规划,首先为富士康科技集团开办2个校内实习工厂和1个工程技术校企班;同时要求全市职业学校至少共确立10家以上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工厂,订单式培养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到40%以上。
另外,在争创4所国家级、3所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市直6个、县(市)4个重点专业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探索民办教师和公办教师“同等待遇”
目前全市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有专任教师2.7万人,占教师总数的27%。
但是,这部分教师队伍存在极不稳定的现状。因为,许多民办学校教师的身份仍然是企业编制,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我们认为,民办学校教师肩负着与公办学校教师相同的教书育人职责,理应享受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的法律地位和待遇。”翟幸福表示,必须创建民办学校人事制度和教师社会保障制度。
其实,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已在这方面开展了实践。以新密市为例,新密市也出台有政策,规定民办学校教师参照公办教师同等享受社会保险政策,并建立了教师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合理流动的保障机制。
“这些探索说明,消除公民办教师实际存在的身份差异,地方政府完全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