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玩具看着诱人也许并不安全
国标出台已三个多月,市场应对慢
给孩子送玩具
买有3C标志的
国标对有害物质含量确定上限
春节临近,当你给孩子买礼物,看到众多色彩鲜艳的玩具时,你知道它们存在什么样的危险吗?
根据《限量》强制性国家标准,被列入国标限定范围的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铅、可溶性元素(包括锑、砷、钡、镉、铬、汞、硒等)、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标准中明确规定,在产品明示的配比条件下,按相关检测要求,玩具涂料铅含量不得超过600mg/kg,砷含量不得超过25mg/kg,汞含量不得超过60mg/kg,苯的比例不得超过0.3%等。
去年10月1日,国家公布并实施了《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的标准,对玩具涂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制定了严格的上限,并要求在玩具的说明中进行标注。
3个多月过去了,记者发现许多在售玩具并没有执行以上要求。晚报记者 孙敏
市场:玩具大多无涂料成分说明
近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家大型超市、婴幼儿用品店、玩具店,观察到无论是毛绒玩具、木质玩具还是塑料玩具,大部分玩具皆明示有产品名称、生产商、生产地址等内容,但都没有标示出涂料说明,只有部分玩具标上了“环保材料100%安全无毒”、“无毒材料,放心使用”等标志和主要材质及成分。
对此,很多家长也没有明确概念。一位受访的年轻妈妈说,买玩具时会看生产厂家、合格证等,但对涂料成分没有关注过。
商家:估计新标准产品未到达终端
一家连锁婴幼儿用品店的售货员表示,其店内销售的所有玩具都是从正规厂家进货,保证材料都是无毒无害。“当然了,如果考虑100%安全环保的话,很多东西都没法买了。”
对于《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的标准,该售货员表示,目前在售的玩具外包装上均没有标示涂料用量说明,估计新标准的产品还未到达终端渠道。
质检部门:关注3C认证标志
市检测中心主任助理郑广见说,虽然新规已经实施,但是相关配套标准还未制定,目前市场还存在一定的漏洞。他建议市民在购买玩具时要注意外包装上相关标志,看其是否有3C认证标志,以及生产厂家、相关执行标准、涂料说明等,以避免将问题玩具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