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4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0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 评选活动选票
2010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评选请您参加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浓情化雨润热土 中原再续群英谱
2010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评选请您参加
10 汤丰收11 许为钢12 江丕荣

□晚报记者 裴蕾

本报讯 昨日,记者获悉, “2010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的30名候选人已正式评选产生。

“2010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评选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委农办、省广电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省农业厅、省林业厅联合主办,河南电视台新农村频道承办,省直、省辖市各新闻媒体共同协办。参加评选的候选人是在2010年度对三农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人物,旨在讴歌“三农”工作先进模范,弘扬社会正气,引导全省人民积极投身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评选活动启动两个多月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省委宣传部邀请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和专家组成初评会,在各地各单位推荐的基础上,经过充分酝酿讨论,最终选出(人物按姓氏笔画排序)王书战、王风勤、王成义、卢中民、付正林、叶启营、田志新、申晓玲、付常运、汤丰收、许为钢、江丕荣、孙治强、闫若潜、刘 淮、买银胖、孙景红、谷万福、沈天民、宋丰强、张自贤、李庆豪、尚光修、周新礼、贺保禄、高永革、郭仲儒、凌国钧、曹红旗、程丕七等30名同志作为2010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候选人。现将候选人事迹予以公示,欢迎广大群众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踊跃投票。

01 王书战

推荐单位:济源市委宣传部

王书战,男,55岁,济源市克井镇克井村党支部书记。

克井村因打井难吃水难而得名。1995年,王书战上任后,带领大家通过招商引资和自办企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2010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000万元,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他带领大家用3年时间复耕土地3000余亩,修建高标准农田灌溉渠道近万米,植树1万余棵,硬化道路5000余米。为改善村民生活,村里先后建设了花园小学、文化中心、花园小区、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以及覆盖全村的高标准吃水网络,从一个吃不上水的贫穷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党支部获得济源市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

02 王风勤

推荐单位:南阳市委宣传部

王风勤,男,47岁,南阳市新野县畜牧局局长。

他创建了“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金融支持、协会管理、农民参与”的“五位一体”肉牛产业化新模式,牵头成立了河南光达畜牧集团、新野光达养猪专业合作社等龙头企业,现存栏种猪1200头,年出栏生猪2.4万头。培育了一个中国肉牛新品系——皮南肉牛,引进了科尔沁牛业南阳有限公司,年屠宰加工肉牛10万头,实现销售收入10.6亿元。发展了一大批标准化规模养牛场,带动发展2.6万个养牛农户,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他20多年来不断地“念牛经、唱牛戏”,实现了壮大一个产业,发展一片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目标。先后被农业部、省政府、省畜牧局10余次评为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劳动模范。

03 王成义

推荐单位:三门峡市委宣传部

王成义,男,51岁,灵宝市寺河乡窝头村农民。

“树下施好肥,树上打好药,果实套好袋,管出精品果,市场创效益,共同来致富”。这是王成义在生产、销售中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成功法宝。7年来,他将自己的果园交给家人打理,自己义务向村民指导管理生产技术,以实际行动带动周边村组群众踏上脱贫致富路。目前,该村80%的果园达到了精品园的标准,年产精品果250万公斤,全村仅苹果一项收入,就实现净收入1200万元。2009年3月,王成义加入了黄河金三角苹果电子交易中心,个人通过电子交易销售果品达300吨。他带领全村果农走出了一条苹果品牌化的致富大道,使窝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被三门峡市委组织部授予优秀“双强”农村党支部书记。

04 卢中民

推荐单位:安阳市委宣传部

卢中民,男,47岁,安阳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

他三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普及,深入田间地头,培训农民10余万人次,带领科技人员建立3个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4个千亩示范方、4个百亩攻关田,最高亩产706.6公斤。建立的两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1个千亩方,3个百亩高产攻关田,最高亩产为803公斤。他在测土配方工作中,通过QQ视频、手机短信、触摸屏查询等多种形式,推广面积达到370万亩,覆盖全县1020个行政村,受益农户近15万户,累积推广小麦面积1700万亩,玉米900万亩,近五年来为农民增收达7.7亿元。他先后被授予市劳动模范、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省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05 付正林

推荐单位:河南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付正林,男,46岁,洛阳市神州牡丹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3年,他建成了洛阳最大民营性质的牡丹文化、科技专类观赏园——神州牡丹园,被业界称为“牡丹大王”。2008年,洛阳牡丹结缘北京奥运,打造了“奥运牡丹”品牌,使洛阳牡丹成为奥运会国宴用花。他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牡丹生产管理模式,带动周边5000多家农户加入牡丹生产行列,为社会转移劳动力1万多人,洛阳牡丹盆花销售量增加了400万盆,牡丹种苗种植户获得直接经济效益1亿元,牡丹反季节盆花加工增加牡丹附加价值4亿元,为牡丹生产户增加了5亿元的收入。自2004年以来,他连续7年被评为洛阳市旅游工作先进个人。

06 叶启营

推荐单位:驻马店市委宣传部

叶启营,男,45岁,驻马店市正阳县梅营新优良种研究繁育示范中心研究员。

1993年,他创办了正阳县梅营新优良种研究繁育示范中心,把红薯育种作为他的主要科研目标,经过诱导开发、有性杂交系统筛选而成一种最新品系。历经16年研究和推广,他投资60万元扩大红薯良种繁育规模,品种由过去6种发展到现在30种,成为豫南地区的红薯新品种示范推广基地。目前他在全国共建立红薯万亩示范基地2个,100个千亩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6000多户,推广种植面积达800万亩,实现社会效益200多亿元。先后获得“河南省十大种植状元”“河南省农民致富能手”“河南省优秀农技协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07 田志新

推荐单位:濮阳市委宣传部

田志新,男,33岁,濮阳市西辛庄至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他大学毕业后,放弃留校任教和在机关单位工作的机遇,回到农村养牛创业。历经失败后不气馁,他在内蒙古大草原养殖4年牛羊后,又返回家乡当起了“牛倌”。他夜以继日苦干4年,至今牛场奶牛数量由18头增加到156头,新上了瑞典全自动挤奶设备,购进铡草机,安装地磅,一年的纯利润达20万元。奶牛场建起了秸秆青贮池和沼气池,生态养牛模式已具雏形,和新乡伊利中转站合作销售原料奶,与德国诺丁林种畜基因产品公司合作建设中德示范牧场。他还成立了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养殖技术服务。他用行动诠释了大学生创业之精神,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家庭牧场化的畜养之路。

08 申晓玲

推荐单位:焦作市委宣传部

申晓玲,女,54岁,焦作沁阳市山路平学校小学高级老师。

1976年申晓玲高中毕业后,在偏远山区当上了民办教师,八个学生,四个年级,两间教室,一个老师,但她从没耽误过学生一堂课。1987年,小学合并,她到离家五里外的小学任教。从此,几十年如一日,除做好教学工作,还徒步十余里山路接送学生,为学生做饭。2009年学校再次合并,50多岁的她仍然包班教学。她孝敬公婆,乐于助人,被山民们称为“忠孝两全”的好教师。她也因此被评为“沁阳建市20周年感动沁阳十大新闻人物”和河南省师德标兵。

09 付常运

推荐单位:驻马店市委宣传部

付常运,男,43岁,驻马店市汝南县古塔街道办事处宋庄社区村党支部书记。

1990年,他带领群众发展起8座蔬菜大棚,当年每棚净收入达6000元,是露地蔬菜和其他农作物收益的十几倍,群众纷纷效仿。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宋庄村发展大棚1600余座,每座收入都在3万~5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发展6000余座,村收入每年都在5000万元左右。全村累计增收达10亿元,成为豫南最大的温棚蔬菜专业村。他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大棚支书”,先后获得省五好党支部书记、省劳动模范、河南省致富能手等荣誉。

10 汤丰收

推荐单位:河南省农科院

汤丰收,男,50岁,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他长期从事花生研究,至今已育成各类花生品种24个,其中早熟品种的生育期已由130天以上缩短至100~120天,推动了花生由一年一熟向麦油一年两熟种植制度的转变。高油品种的含油量达到55%,其育种技术已走在全国前列。累计推广花生新品种2000多万亩,增加农民收入12亿元。多年来他先后承担国家“863”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及河南省重大攻关等项目3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的成果奖励1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星火二等奖5项。

11 许为钢

推荐单位:河南省农科院

许为钢,男,52岁,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中心研究员。

他积极探索小麦品种产量潜力遗传改良的新途径——高光效转基因育种,利用基因枪法获得的转基因高光效小麦材料,其光合特性和产量水平较普通小麦均显著提高。通过小麦遗传改良育成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郑麦7698亩产达到725.2公斤,创新河南省优质强筋小麦单产纪录。他先后主持育成了郑麦9023、郑麦8998等多个小麦新品种,其中郑麦9023连续6年收获面积位居我国小麦品种第一位,年最大生产应用面积为2980万亩,累计收获面积已达2.18亿亩,增产48.66亿公斤。他先后荣获国家科学进步一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作物学会科学技术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12 江丕荣

推荐单位:安阳市委宣传部

江丕荣,男,49岁,安阳市汤阴县韩庄乡工官屯村村支书。

他带领党员干部推广种植金针菇,兴建第一批大棚,种植金针菇12万袋,户均净盈利达8000元。随后他成立公司供应菌种,回收产品,调动菇农生产积极性。如今,工官屯村已拥有食用菌公司12家大棚180栋,从业人员600余人,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7800元之多,工官屯村成为远近闻名的 “产业兴村”示范基地。他本人先后荣获“河南省劳动模范”“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