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5版:财经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网购运费险能否“保险”?
我省定下今年大招商目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网购运费险能否“保险”?
消费者有仨疑问

随着农历新年的临近,网络购物的快递业务爆发式增长,“快递春运”已渐露端倪。推出近5个月的网购运费险,能否刺激电子商务市场、保消费者“安心”,缓解“快递春运”之困?如何真正让买卖双方“保险”交易?

疑问一:运费险能保“安心”吗?

网购运费险最早于2010年9月由淘宝和华泰财险正式推出,目前这一险种共有三种,包括“网购运费险(买家)”(以下简称“买家险”)、“网购运费险(卖家)”(以下简称“卖家险”)和“拒收运费险”。

“买家险”由买家购买,仅提供给和“七天无条件退货”卖家进行的交易,保费金额和快递金额挂钩,赔偿金额等于退货运费。“买家险”旨在让消费者网购更自由、更安心。但记者调查发现,有消费者敢于“吃螃蟹”,但也有不少消费者并不“买账”。“买了也没精力理赔。”大学生赵雄觉得险种保价保额都低,买与不买差别不大。也有不少买家持相反的态度。

“卖家险”和“拒收运费险”则是卖家和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协议,一次签90天,每单交易收取的保险费用和卖家月度退货百分比相关,保险公司对于退货太多的卖家还有提前终止合同的权利。“退货率其实很低,都赔不到多少钱,仔细算算,反而是每单几毛钱的运费险总额不小,没什么必要买‘卖家险’或者‘拒收运费险’。”淘宝卖家王抒说。而刚加入卖家险一个月的“淘淘长店”掌柜陈方则表示:“用起来还行,就是多花点钱而已。”

疑问二:全程网络化,消费者“雾里看花”?

售前咨询是网购运费险面临的第一个障碍。尝试过网购运费险的不少网友表示,网购运费险从购买到理赔的全过程都通过网络进行,很难及时得到售前咨询的帮助,对保费怎么扣觉得“不清不楚的”。而且,购买买家险的页面上没有直接联系的客服电话或别的联系方式。

淘宝相关业务负责人“穆郎”对此表示,目前淘宝仅负责为华泰保险提供数据和平台的支持,具体的运营都是由华泰保险操作的。而唯一提供运费险的华泰财产保险则以运费险尚处于测试阶段为由未有回应。

理赔是网购运费险面对的另一个尴尬。“理赔成功的时候,我很快就收到了退款息,如果不成功,还要另外联系客服,就相对麻烦。”有过切身体验的淘宝买家“nannanap”告诉记者。

再者,保费怎么扣也是消费者争议的焦点。记者看到,当一个买家在一家网店选购多件商品、形成数个“拍下的订单”时,保险公司按“拍下的订单”数量收取保费,但卖家给同一买家往往只发一次快递。这样一来,保险公司收取的保单数往往就大于卖家实际发出的快递数量,令消费者产生“多扣钱”的疑问。

疑问三:如何才能真正“保险”?

对于保单的设计,业内人士认为,对同一买家在短时间内在同一家网店进行的交易,应该合并计费,而不是采用按“拍下订单”计数的方式。

专家表示,网购运费险是一个新的保险产品,能有效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需求、刺激消费。随着市场逐渐成熟,保险公司有进一步降低费率的空间,要在产品改进和服务提升上“做文章”,实现购买和理赔的“透明化”。

上海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刘春泉建议,要实现购买和理赔的“透明化”,“可以通过第三方储存数据的方式,使得消费者对无纸化的合同更有信心,不会觉得网上交易没有收据或者发票,自己一旦要理赔可能会得不到赔偿。” 据新华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