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国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剪了30个版本才通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主创人员揭秘《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制作过程1700字旁白写了一个月3000个画面剪辑到800多个
剪了30个版本才通过

主创人员揭秘《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制作过程

1700字旁白写了一个月

3000个画面剪辑到800多个

本月17日,《国家形象片上集(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开播。23日,原本一直保密的下集《角度篇》突然在网络首播,并引发全球关注。与人物篇多为名人不同,《角度篇》基本是以普通百姓的面孔为主题,用800多个画面,真实而深入地讲述了今日的中国。

■纯正美式英语旁白

《角度篇》开篇,是一组充满中国元素的画面,初升的太阳、高山白云、四合院、故宫、草原、天安门、布达拉宫、长城,最后是地球。纯正的美式英语旁白一同响起——“2003年10月,中国人第一次从太空看到自己的国家。”

随后,画面在中国的各个角落切换,从人到景,从景到事,从鸟巢到中关村,从上海到西安,一组组充满气势的画面尽情跨越神州大地。

旁白声再起:“我们是谁,我们在想什么。”

国家形象片总制片人朱幼光说,这是点题之语,希望看完17分钟的国家形象宣传片,任何一个外国人都会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中国人在想什么。

看完《角度篇》的人,都对这些精彩的旁白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总创意,这1700字的旁白,全部出自朱幼光之手。“说实话,虽然干了这么多年,对写文案轻车熟路,但这个文案让我承受了很多煎熬。”

1700多字的文案,资深广告人朱幼光竟然写了一个多月时间,“因为这个文字,必须要在结构上做到起承转合,很难,太难了”。

■800个画面多为抓拍

《角度篇》共有800多个画面,涉及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研、教育、环境等多方面内容。

谈到这些画面的拍摄,总导演高晓龙说了两个字“真实”。这是他最大的感受。他说,为了这两个字,这次拍摄的时间之长,行走范围之广,完全不同于他以往拍摄商业广告的经历。

拍摄过程持续3个月,大概拍摄了3000多个画面,足够一部电影用的素材。最终,剪辑出了现在这个有800多个画面的《角度篇》。

高晓龙介绍,整个拍摄过程,最常提到的字就是“抓拍”。经常是两个人一组,扛着机器,乘公交车、坐地铁、走路,进行抓拍。比如,中关村地下歌手唱歌、大喇嘛打电话的画面,都是抓拍下来的。

为了更真实,拍摄还尽量同期录音,在《角度篇》第二个章节中,学校里,老师对着镜头说话,背景可以听到学生们的喊叫和读书声。

■近5个月时间剪辑出成片

《角度篇》的17分钟里,除了谈及能源、民生、民俗外,还谈到了网民、农民工,并使用了农村村官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投票的场景,展现了日益进步的中国政治民主。

何澎是该片的执行导演之一,并兼任剪辑师。他主要负责北京和西藏的拍摄,“喇嘛打电话”的场景就出自他手。

有人提出音乐非常给力,何澎说,负责片子配乐的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快被他折磨疯了——“他们光音乐就弄了几十个版本”。

何澎介绍,团队从去年9月开始剪辑全片,然后邀请制片方、国新办来看。前前后后持续到了今年1月份。“大家现在看到的版本,是剪辑至少30多次后的版本。经常有崩溃的感觉。因为不知道要删哪些,很多画面都太好了,舍不得删掉。”

朱幼光表示,《角度篇》刚刚通过最终的审核。目前呈现的是一个17分18秒的定片。

■对话

形象片

是最节省费用的

一部片子

25日,就国家形象片的制作问题,记者采访了国家形象片总制片人朱幼光、总导演高晓龙。

记者:有传言说,国家形象片的制作宣传费用为450亿?这个数据真实吗?

朱幼光:这绝对是不可能的,远没有这么高的制作费用,但是具体数额我们不能随便说。我只想说,这个片子是大家最节省费用的一部片子。拍摄团队基本都是友情价格奉献。我想,大家更看重这份至高的荣誉。

记者:现在有没有收到一些反馈?

朱幼光:有。有好的,但也肯定有不好的,我看网络上就有。但是我更期待外国人的评价,因为我们拍摄的片子是给外国人看的,是为了让他们重新认识中国,所以我会持续关注新闻报道,尤其是外媒的。

据1月26日《京华时报》

A08 文静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