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2011郑州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两会今日开幕
“郑州人大”开通微博与网友互动
市政协“开门”议政
首邀50位公民代表旁听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市政协“开门”议政
首邀50位公民代表旁听
他们都带来哪些民生建议,本报抢先解读

市政协“开门”议政

首邀50位公民代表旁听

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将有50名公民代表参与。这也是市政协首次推出的公民代表旁听制度。

邀请公民代表旁听政协会议,并与公民代表进行座谈,是公民参政议政的一个新渠道。

昨天,他们陆续来到会议驻地报到。

这些列席会议的公民代表,都带来了哪些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本报抢先进行解读。 晚报记者 邢进 张勤

温太璞:希望高校研究成果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温太璞是郑州大学商学院国贸系主任,之所以受邀作为公民代表列席会议,是因为他去年底给市政协发的一封电子邮件。

作为本市国际贸易专家,温太璞在这封电子邮件中对促进本市对外贸易发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003年~2009年,郑州市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中部六省的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五,而郑州市拥有进出口贸易权的企业超过5000家,但是海关有进出口贸易登记的企业仅有1000多家。这说明有大约3/4有进出口贸易权的企业,想做对外贸易,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温太璞说,去年国务院批准在郑州市设立综合保税区。

目前,郑州市同时拥有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在全国范围内,一个城市同时拥有这三个区的,也非常少见。

如何让这三个区进行功能整合协调,最有效地利用国家优惠政策,是河南省以及郑州市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突破口。

此外,温太璞还非常希望高校的科研成果能够成为政府决策依据。“高校希望能够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尽到自己的责任。”

董予燕:在家养蚯蚓分解生活垃圾

郑州市永泰能源新设备有限公司员工董予燕,是一名坚定的环保主义者。

关乎每个人生活环境的环保,是她打算在市两会期间反映的问题。

“我们的城市现在非常漂亮,但是那些垃圾都到哪里去了?它们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了郊区和农村。”

董予燕在经常徒步的过程中发现,与城市相比,郊区的环境令人担忧,“一团团的塑料袋缠在灌木上,垃圾随意丢弃……”

去年12月,董予燕成为一个民间组织“自然之友”河南小组的成员,开始参与“绿色社区”项目。

这个项目的内容很“冷门”——养蚯蚓!

利用蚯蚓来分解生活中的厨房垃圾,再用蚯蚓粪作为肥料种花种菜,在自己家中形成一个小的循环系统。

董予燕养蚯蚓已养了快3个月,这3个月中,自家厨房的垃圾基本都被蚯蚓分解掉了。“以前垃圾一天一扔,现在我基本都没有扔过垃圾。”

目前,董予燕正在收集蚯蚓粪便。“这是养花种菜最好的有机肥,我打算4月份时在阳台上种菜,这个循环系统就基本建立起来了。”

列席政协会议,董予燕希望将她全新的环保理念通过这个有效渠道反映给政府,“让更多的人从自己做起,一点一滴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李莉:加快老城区水气暖升级改造

李莉是金水区杜岭街道办事处西里路社区书记,她由辖区推荐,成为这次的列席公民代表。

“我来自基层,肯定要反映基层群众最关注的民生问题。”

李莉说,她所在的西里路社区是老城区,这里一户一表的改造工程尚未完成。“老城区生活水平不高,居民们经常因为水费的划分发生矛盾,而且也不通暖气、燃气,给居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辖区里还有很多居民的自建房,很不规范,挺乱的,且大部分都出租了,给管理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李莉希望在这次政协会议上,她的声音能引起委员们对于老城区改造的关注。

杨巧云:

行道树可以选择银杏

杨巧云在市农林科学研究所园林研究室工作,“我打算在园林绿化方面提一些建议,比如行道树”。

杨巧云说,郑州的行道树大部分是法桐,这也是郑州的市树。

郑州人对法桐的感情很深,但是,从丰富绿化树种和提升城市品位的角度考虑,在行道树的树种选择方面,郑州还有更大的余地。

比如银杏,“这是丹东市的市树,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

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冠大荫状,具有降温作用。且无病虫害,不污染环境,树干光洁,是著名的无公害树种。

银杏树体高大,树干通直,姿态优美,春夏翠绿,深秋金黄,是理想的园林绿化、行道树种。

还有鹅掌楸,它冠形端正,叶形奇特,花如金盏,古雅别致,是世界珍贵树种之一。

“这些都是世界著名的行道树,也非常适合在郑州栽植,我希望郑州的绿化树种更丰富一些,留在郑州人记忆里的绿色也更丰沛一些。”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