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3版:中国好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是个母亲,看到那些孩子我无法掉头离去”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我是个母亲,看到那些孩子我无法掉头离去”
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离开台湾家里的四层别墅在四川一个麻风康复村支教转眼就是8年建学校、教学生、修水窖,熟悉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状况与脾气秉性

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离开台湾家里的四层别墅

在四川一个麻风康复村支教转眼就是8年

建学校、教学生、修水窖,熟悉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状况与脾气秉性

她叫张平宜,原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8年前辞去高薪工作,告别家里四层别墅,这位喜欢艺术的优雅女性,来到四川僻壤山坳,献身麻风康复村教育。她的朋友们不能理解:这个疯子为何要吃这样的苦。她说,我是一个母亲,看到麻风村孩子,我无法掉头离去。

孩子说,张阿姨就像妈妈一样

这个朋友们眼里“典型的千金大小姐”,在台湾写文章募款,到处演讲、卖书,或是带着医生丈夫每月给的1万元新台币零花钱坐出租车,去试图说服潜在的资助者。“下辈子什么都不做,只要做个有钱人。”这个此前从没经历过窘迫生活的女人,一度“咬牙切齿”地说。

她带着这样一点一滴积攒起来的善款,回到大营盘,当上了新教学楼的“监工”。每一天,她都要在县城宾馆和大营盘村之间颠簸的土路上来回往返。2002年,她费尽精力筹建的崭新教室在大营盘落地生根。

在那些麻风村的孩子看来,“张阿姨就像妈妈一样”。她熟悉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状况与脾气秉性。比如依伙克古,只有5岁,是学校里个头最小的孩子,也是最认真的旁听生。他喜欢上学,因为在这里能见到爸爸依伙布都,这个22岁的年轻人,是小学6年级的学生。

“拼了老命寻求希望的道路”

像依伙爸爸这样的“超龄小学生”在校园里并不鲜见。甚至在2005年之前,这所已经成立了十几年的小学,还没有出现过一个毕业生。

因此,与家长“抢孩子”就成了张平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拼了老命寻求一条希望的道路,有人走过来了,有人怎么却中途落跑了呢?”在大营盘的时间里,只要发现一个孩子消失,她就会跑到对方家里,“胁迫恐吓那孩子回来读书”。

阿被拉且曾经消失过。这个彝族男孩读完1年级后就回家放羊。直到学校重建,这个14岁的男孩才开始读2年级,他在这儿小学毕业,又在县里读完中学。现在,24岁的阿被拉且在青岛的工厂工作,小时候那个“只敢傻傻看着的张阿姨”,如今已经和他成了朋友,他们常认真地分享心事。

“父母着急让我回去结婚,可是张阿姨说,还是找一个真正喜欢的才好。”阿被拉且说。而对于张平宜来说,那就是“我的孩子”。

她是个“执著又单纯的人”

可是,一旦抛开孩子们带来的成就感,张平宜面对的总是非常具体的困境。大营盘小学周边没有水源,几年前,当地政府在这一带山区修建了引水工程。不过,大营盘是这条水线的最后一站,一部分水管暴露在地面。

2010年,张平宜从台湾请来了一个水利专家,他们用了将近50万元人民币,在荒山上建成了一个个水窖,“从浮流水到地表水,全部储存起来,一滴水都不要流到外面去。”如今,就算停水,他们也可以在3天的时间里自给自足。

同事们无法想象,这个看上去十分瘦弱的女人,是怎样一个个地攻克眼前的难关。但在他们的眼中,张平宜是个“执著又单纯的人”,讲话的速度很快,而且想起什么事儿,一定要做完才歇手。

“我是个母亲,我无法掉头离去”

“我的十几年青春,就这样献给了这里。”她感叹道。

一个曾经去过张平宜台湾的家里做客的朋友还记得,她的家是一栋4层楼的山边别墅,家中有一个佣人。

这个有着很好艺术修养的女人,“把家里的每一处都布置得很优雅,过着优越的生活”。

只是,原来那些“逛街、喝下午茶的日子”,如今只能放在记忆里了。这个在台湾不曾下过厨的太太,已经能在大营盘给100多个孩子做午餐。

许多台湾朋友都不能理解,但对这个女人来说,在这片大山里,她似乎背负着某种使命,“我是一个母亲,看到麻风村的那些孩子,我无法掉头离去。”

据2月23日《中国青年报》10版 赵涵漠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