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最苛刻捐款带来的公益模式
让“中国制造”
在国内也便宜起来
河南省
报纸新闻
名专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最苛刻捐款带来的公益模式

福建企业家曹德旺透露,去年他和儿子向西部五省捐款2亿元,但提出“苛刻”要求:半年内将2亿元善款发放到近10万农户手中,管理费不超过善款的3%,远低于“行规”的10%。曹德旺还组建专业监督委员会对此进行监督,称若基金会违规使用款项将按善款的30倍来赔偿。

(3月9日《广州日报》)

曹德旺的“苛刻”告诉了我们什么?

按照3%的占比计算,曹德旺这次向西部五省所捐的2亿元,其管理费是600万元。也就说,每一个2000元的“救命款”要送达一个贫困户,其成本是60元。这样的成本,究竟是高还是低?算苛刻吗?

当然,按照行规(10%)来说,200元的成本才不苛刻,才合理。但是,在曹德旺看来,他定出3%的比例并非刻意“为难”基金会。因为他请专业机构测算过,觉得600万元足矣。事实上:“3%的比例并不低,后来他们不就做成了吗?”曹德旺的这一“苛刻”行为,“已成为慈善家捐款透明又经济的典范”,用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何道峰的话说,就是——曹德旺开启了中国公益捐款的问责机制,打造了全程透明的公益模式。

曹德旺作了个试验,开了个好头。曹德旺能做到的,别人也应该可以做到。

有专家认为,曹德旺的成功,关键在于未计入大量行政成本。因为,中国扶贫基金会隶属于扶贫办,扶贫机构在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分摊了很大一部分执行费用。“如果没有扶贫系统,光靠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百来名工作人员,执行成本就得扩大2~3倍。”

新闻说,为了摸清扶贫对象,扶贫基金会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我不禁感到奇怪:我们扶贫扶了多少年了,各地政府差不多都设有扶贫办,一个地方,谁穷谁不穷,谁需要救助,谁不需要救助,当地政府应该一清二楚,否则,多少年的扶贫工作又如何开展?既然如此,为什么一个企业家的扶贫,不能借助于政府的行政力量?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曹德旺行善的低成本运作,就是对当前高成本的公益事业的一次挑战。同时也表明:“一些规模较大的公益基金会管理费用确有下调的空间。” 符玉瑶

最苛刻捐款是在

救助慈善本身

正常来讲,曹德旺在捐款中提出的这些条件,本该是操作捐款的基金会应该具备的最基本职责。而保证全程透明,也应该是基金会给捐款人的承诺。否则,人家凭什么把那么多钱交给你管理?

可就是这些基本的要求,在基金会眼中竟然成了苛刻条件,领导甚至胆战心惊地签了单子,而且叫苦不迭地完成这次捐款的操作。

基金会在操作上的不透明,在管理上总是以领导或者以我为主的身份自居,总会让人感觉这些捐款最终成了他们给社会的救济。这对捐款人和被捐款人来说,都是一种尴尬。

曹德旺的苛刻条件更像是在给我国慈善事业提醒,他用既充当捐款人捐款,又充当管理者提出管理要求的双重角色,暗示我国慈善事业管理中存在很大的角色迷茫。官方没有让慈善事业市场化,导致了很多充满慈善的捐款,经过了官方基金会的管理,降低了慈善味道和信任感。

而这种慈善危机,已经引起了相关方面的重视,民政部正在起草关于慈善捐赠透明的指引办法。希望这个办法能够让慈善组织和慈善行为变得规范,让慈善更加公开、透明,进而体现慈善事业的福利本色。万夫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