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8版:2011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定,防冤假错案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王胜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定,防冤假错案
继续深入开展打黑除恶,规范量刑,不办亲情案人情案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报告了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并报告了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工作的主要安排:一要为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司法保障;二要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四要健全完善更加科学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五要全面提高法院队伍素质;六要更加重视加强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工作。

王胜俊作报告

高法报告指出,完善刑事证据制度,严格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证明标准,明确规定采用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被告人供述不得作为定案证据,确保刑事审判质量。

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认真落实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切实防止发生冤假错案。

报告解读

全国人大代表陈云龙说,办错一件案子,对当事人来说,是天大的事。强化证据意识、最大限度减少冤假错案对司法工作非常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侯欣一说,证据意识薄弱是造成冤假错案的主要因素之一。两个证据新规的出台是司法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将强化政法机关工作人员的证据意识。

打黑除恶,严查“保护伞”

高法报告: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继续深入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活动,依法严惩杀人、绑架、抢劫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暴力犯罪。

报告解读

去年,重庆市司法局原局长文强被依法执行死刑。在重庆,自2009年掀起打黑除恶行动以来,一批涉黑案件得到查处。

全国人大代表陈忠林说,在新一轮斗争中,应着力建立防治涉黑犯罪的长效机制。同时,铲除黑恶势力还要打掉“保护伞”,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作用。对于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司法机关都应一查到底,依法给予惩处。

规范量刑,防止“同案不同判”

高法报告:全面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制定量刑程序规则,确立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量刑方法,规范法官裁量权,促进量刑公平公正。

报告解读

近年来,法院在一些案件审判中面临“同案不同判”的质疑。针对质疑,司法机关加快了量刑规范化改革步伐。全国人大代表汪夏说,同案趋于同判是司法公正的应有之义。这一改革就是通过法庭量刑程序的设置,让诉讼各方直接参与到量刑活动中,增强量刑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有效避免“暗箱操作”,最终确保量刑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

任职回避,不办亲情案、人情案

2010年,全国法院共查处违纪违法人员783人,同比下降1.51%。其中,受到政纪处分的540人,因贪污、贿赂、徇私枉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113人,同比分别下降4.09%和17.52%。

报告解读

丈夫是法官,妻子是律师,这样的“夫妻店”在司法实践中严重影响着司法公正和公信力。最高人民法院出台试行规定,要求配偶子女从事律师职业的法院领导干部和法官,实行任职回避。全国政协委员刘明华说,司法的廉洁和公正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司法机关应该更加强调自律,守护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去年共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8051件

王胜俊说,2010年,各级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8051件,同比上升32.96%。

报告解读

韦友军等侵犯著作权案、梁立勇侵犯著作权案、麦健兴假冒注册商标案、仇海营等假冒注册商标案……随着一大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典型案例的曝光,人们感觉到中国司法机关正在加大力度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2010年审执结案件1099万件

2008年、2009年、2010年,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结案数量分别达到983万、1054万、1099万件。

报告解读

人民法院90%左右的案件在基层,80%左右的人员也在基层。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问题不断显现、法律问题与社会问题相互交织,社会矛盾特别是涉及民生问题的各类矛盾纠纷产生的原因更加复杂,各种社会矛盾纠纷以案件的形式涌入法院。

在解决案多人少矛盾和法官短缺问题方面,意见提出要完善省级统一招录政策,坚持开展选调生工作,努力拓宽法官来源范围渠道。据新华社电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