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5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车主有些“马大哈”
看车成了巡防队员工作之一
“影像警察”上岗二十来天
抓拍4032起交通违法行为
无人认领不代表就是“无主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关注小区废旧自行车车子放在哪里、用不用不影响物权归属
无人认领不代表就是“无主车”
警方 车子放在哪里、用不用不影响物权归属 律师 物业未经车主授权不能单方作决定 好点子 将无主自行车借给困难大学生用

■关注小区废旧自行车

车子放在哪里、用不用不影响物权归属

不经车主同意,物业无权处置

某小区地下室堆积在一起的无人认领的自行车。 晚报记者 马健 图

“这样的废旧自行车,实在太普遍了,不要说一个社区,可以说在每一个楼栋都会有啊……”昨日,本报关注小区废旧自行车的消息见报后,一天下来热线不断,引发了一场小“轰动”:不仅是小区物业、社区负责人有话要说,很多居民也纷纷发表意见和建议。还有一些据称是知情人士爆料:关于废旧自行车的处理,有些小区管理者已有“潜规则”。

晚报记者 裴蕾 实习生 施杨

小区管理爆出“潜规则”

卖掉后死不承认

“从2003年开始,我们小区就已经开始着手清理这些长期闲置不用、放在公共自行车库的自行车了。”昨日,中原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社区主任告诉记者,他们社区属于一个杂居院,有10个楼栋,其中每个楼栋都会有好几辆这样的无主自行车,但是,在清理了3年之后,社区就放弃了这项工作,现在是看着无主车辆也不再管了。

“我们也不敢管了,吃力不讨好。”这个主任说,虽说是为了美化环境,但有的居民能够表示谅解,说反正是破车放着不用,还不如处理掉,但有些居民就会来吵闹,一遇到车子找不到就来找社区,而且,在每次集中处理之后,还需要给这些自行车找地方停放,找专人看管等。

“如何处理这些废旧自行车,看起来是件小事情,但做起来真的很复杂。”采访中,一位自称有经验的社区负责人直言,处理这些废旧自行车,也有一些“潜规则”。

“比如,你永远也不能承认这些车辆被处理掉了,你可以说不知道,但绝不能承认是自己卖掉了。”该负责人透露,其实,这些无主车辆大都不值什么钱,即使当做废品处理掉,大概也就卖个几块钱、十几块钱,而如果一旦向居民承认是自己处理的,那麻烦可就大了,居民肯定会说自己的车子有多好,至少要个几百元。

那如果居民又回过头来找自己的车子咋办?

“如果找到了,当然更好。可如果没有了,就一定要坚持说没有见到。”这位负责人称。

居民 车是私有财产,物业不能随便处理

“究竟哪些车是无主车,我觉得不太好认定,现在自行车放一个星期就灰头土脸了,物业不能仅凭看着破旧就把车推走,这显然不合适。”昨日市民刘宁对物业公司提到的处理自行车的做法持反对意见。

“比如,即使物业部门发了通告,但业主不在家没有看到,这就可以随便处理人家的东西吗?”刘宁还质疑称,“这些自行车毕竟是居民的私有财产,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物业是无权私下处理的。”

警方 车子放在哪里、用不用不影响物权归属

“其实,我觉得‘无主车’最终还是移交给派出所处理,毕竟派出所是执法部门,比小区物业处理起来更合适。” 昨日有不少社区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认为。

然而,一位警方人士却表示:除了车主,谁都当不了这个家。

他介绍,有些废旧自行车即使是长久无人认领,也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无主车”,尤其是随着《物权法》的出台,私有物品的所有权是终身的而且可以继承的,物品存放在何处,是否使用并不影响物权的归属。

“所以,我们更建议社区或小区物业发动居民根据群众多数人的意愿自己去处理。”他表示。

律师 物业未经车主授权不能单方作决定

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晓栋说,自行车是业主的私人财产,所有权归业主,物业没有对其进行处置的权力。物业虽然以贴公告的方式规定处理期限,但不具有法律效力。而物业要处理这些自行车,必须是得到业主授权,或者在有证据证明业主抛弃的情况下,方才可以进行处理。

“当前可行的办法应该是,物业或者社区还是要尽力寻找车主,而物业本身是没有权力单方面擅自处理这些车辆的。”杨晓栋说。

好点子 将无主自行车借给困难大学生用

那么这些无主自行车,究竟该如何处理?市民的招数还很丰富。

一些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和居民建议,可由物业或居委会张贴告示限时认领,过了期限后交由居委会发放给困难户。

还有些人建议,可把这些无主自行车统一修理后捐给社会福利组织,让它们能继续发挥作用。

“现在校大学生挺多都需要自行车,可以把这些无主自行车变为‘公益自行车’,借给困难大学生。”一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打来电话建议。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