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这部戏曲电影将在郑州多家影城上映
虽然豫剧电影10年没进影院,但主创们信心满满
主演李树建说:让票房来说话
“周末看戏去”已是现代社会非主流娱乐方式,而走进电影院看戏曲电影对一些观众来说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可就在3月11日上午,郑州曼哈顿影城,戏曲电影《清风亭》试映现场,记者身旁22岁的小楠已经哭得声音直颤,走出影城后她告诉记者:“这戏曲电影怎么比美国大片还感人呢?我都哭湿了一包纸巾,根本没想到会这样。”
和小楠一样没想到还有其他几十位观众,出了影院,他们的眼圈的确是湿润的。在大片及商业电影云集的今天,能够打动已经“审美疲劳”的观众,戏曲电影《清风亭》无疑是成功的。一向身体力行戏曲改革的省戏剧家协会主席、《清风亭》主演李树建决心再次尝试一把:让《清风亭》走进商业电影院线,让票房来说话。 晚报记者 杨宜锦
《清风亭》电影剧照
悲情牌 感动人
观众看完直掉泪
作为流传百年的古典名剧,《清风亭》的故事家喻户晓,经改编由李树建重新搬上舞台,国内外演出千余场,并获得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剧目等多项大奖。此次,作为“忠孝节”悲情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李树建联手电影改革派代表朱赵伟导演将这部感人剧目继《程婴救孤》后又搬上了大银幕。
电影《清风亭》讲述的是一个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完全背离的故事。在剧中,贫穷年老夫妻张元秀夫妇的养子张继保追问身世并离家出走,养子清风亭认生母,养父为养子前途忍痛割爱等场景悲伤到了极致,如同一颗接一颗的催泪剂,赚取观众一把把的感动和眼泪。而故事在结尾处更可谓是将悲情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考取状元的养子在清风亭遇到抚养自己13年的养父母,面对养父母,养子却拒绝承认他们的恩情。最后以养父母撞死在清风亭上,养子被雷劈为全剧画上了句号,悲情的主旋律也在此时达到高潮同时走向尾声。试映现场观众随着剧情的发展给予一次次热烈的掌声,也不时传出感动的抽泣声。
遭蚊叮 拍哭戏
演员没少受罪
90分钟的电影给了观众百分之百的感动,而在这感动后面却是演员们的辛苦。朱赵伟告诉记者,为拍这部电影,演员们没少“受罪”。
拍摄地点是在浙江横店影视城,虽是10月,但天气依然炎热。“那儿的蚊子特别多,只要被叮就奇痒无比,身上有戏服还好,可脸却是露着的,为了防蚊,剧组的人只好用风油精把脸抹一遍,眼睛被熏得一直流泪。”片中饰演大夫人的祁秋娥现在回忆起那儿的蚊子依然是谈“蚊”色变。
天气炎热还能忍受,但已经习惯了舞台表演的戏曲演员拍起电影来感到困难重重。“舞台表演没必要真哭,通过艺术手法表达情感,但电影必须是真情实感,该哭的时候必须有眼泪。”导演朱赵伟表示。电影中扮演二夫人的王爱霞,这次是第一次拍电影,拍摄时怎么都无法调动情感,即使给她用上“催泪眼药水”依然是没有泪水,最后自己急哭了,导演一听说她哭了,赶紧让所有机位作好准备,立刻进行了拍摄。就这样,王爱霞带着急出来的泪水拍摄了薛府后花园一幕。
电影是了解豫剧的一条捷径
《清风亭》准备进院线!当李树建抛出这一句时,现场所有的人都为之一惊。3月17日《清风亭》将在曼哈顿影城首映,4月8日,《清风亭》将在郑州市曼哈顿影城、奥斯卡大世界影城及升龙国际影城上映,奥斯卡院线公司所有地市影院也将全面上映,同时还将在乌鲁木齐、海口、西安及太原4地上映。
大片云集的影院会有戏曲电影的座席吗?对此,李树建接受采访时感叹道:“要知道豫剧电影已经有10年没上过院线了,过去戏曲电影可是最受老百姓欢迎的。这次之所以敢进院线,是因为我对这部电影很有信心,改编自名剧,由名家主演,剧中有名段,观众没有不喜欢的理由,最关键的是电影效果比舞台表演好得多。”
李树建在《清风亭》中出色的演技,不仅让观众动容泪流满面,也将未映先火的《清风亭》变的有实际意义。导演朱赵伟接受采访时表示,电影版《清风亭》故事脉络更加清晰,在当今社会也能够引起广泛共鸣,而这也是李树建决定让电影《清风亭》进电影院线原因之一。
《程婴救孤》《清风亭上》及最新编排的《苏武牧羊》,完美组合成李树建的“忠孝节”悲情三部曲,三部戏同样都获得了业内人士的多番肯定与赞赏,成为当前豫剧的代表性剧目,李树建也因此被观众及专家赞誉为豫剧“悲剧之帝”。每当一个剧目打造成熟后,李树建都要把剧目拍成电影,2008年拍摄《程婴救孤》,并先后获得华表奖及国际电影节最佳外语戏曲影片奖;2010年拍摄《清风亭》,今年该片就走进了商业院线。
对戏曲电影的情有独衷缘于身负传承优秀剧目的责任。采访时,李树建表示,首先电影能够永久保存,这就能使得优秀剧目得以传承,再者电影很适合在电视台及影院播放,比单纯的舞台表演影响范围更广。他向记者透露,明年下半年他们就将把《苏武牧羊》再度搬上银幕。“我的艺术目标就是要让全国、全世界都了解河南豫剧,而电影就是了解豫剧的一条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