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45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每日大看台
台湾音乐人陈志远去世
坚持,源于对曲剧的挚爱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打印】  
《卷席筒》轰动全国,苍娃成海连池代名词
《榆树古宅》赴美演出,全国地方戏首次走出国门
郑州曲剧团艰苦中创精品求发展
坚持,源于对曲剧的挚爱
曲剧后继有人 戏剧需要传承、呵护
张兰珍在《榆树古宅》中

《卷席筒》轰动全国,苍娃成海连池代名词

《榆树古宅》赴美演出,全国地方戏首次走出国门

郑州曲剧团艰苦中创精品求发展

谈起曲剧《卷席筒》《风雪配》等多年来被广大群众耳熟能详的经曲剧目,人们都会联想到郑州曲剧团。从1956年开始建团,迄今已有55年光辉历史的郑州曲剧团,55年来一直为戏迷们奉献精湛的曲剧艺术,不管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戏剧的高潮时期,还是2000年后戏剧的低谷时期,郑州曲剧团一直没有停止过戏剧生产与戏剧演出。是一种什么精神和力量在支撑着他们的艺术劳动?近期又有什么新剧目准备面世?3月15日,记者在郑州曲剧团团长高新军带领下,前来郑州曲剧团进行探访。晚报记者 尚新娇

历史上曾留下辉煌足迹

成立于1956年的郑州市曲剧团,以演传统剧目《红楼梦》起家。相继推出了王秀玲、张香兰、海连池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

恢复排演的传统剧目《卷席筒》,轰动全国,红及至今。天真可爱的“小苍娃”——海连池成为家喻户晓的曲剧明星。1985年西安电影制片厂陆续将《卷席筒》一集、二集拍摄成电影,在全国放映后,观众反响极其强烈,成为戏曲电影中的经典,郑州市曲剧团亦被群众称为“《卷席筒》剧团”,“苍娃”也成为海连池的代名词。

采访中,《卷席筒》中扮演苍娃兄长曹保山的老曲剧演员张生科回忆起从前的演出盛况,还是历历在目:“因剧场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剧团就拉到人民公园的露天舞台演出,公园里看戏的观众人山人海,连演一个多月,场场爆满超万人。实在太受观众欢迎了!”

2002年8月,大型现代曲剧《榆树古宅》赴美国进行文化交流演出,这是河南乃至全国地方戏首次走出国门,轰动一时,为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使西方国家对中国戏曲有了更新的认识,使我省曲剧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

每年下乡演出100多场 文化下乡成常态

曲剧团团长高新军介绍说, 从1990年以来,戏剧开始不景气,有时工资都不能全额发放。“穷则思变,我们立志找回《卷席筒》时代的精神,每年都下乡演出100多场,最多达180余场。一方面把戏剧艺术真正献给群众,一方面以此增加剧团收入,稳定人心。”

曲剧团党委书记曲亚汉告诉记者, 多年坚持“文化下乡”实属不易。下乡演出,演员都要自带行李,睡觉多是搭地铺,数九寒天,演员还得穿着薄薄的戏服登台演出。尽管这样,演员的劳动与收入也不成正比,如果不是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很难坚守。

就这样,曲剧团坚持一年生产一台大戏,目前,已有20多个经典剧目,在全省剧团中是最多的。记者在排练厅看到,一位导演正在给一位演员示范台词,国家一级演员张兰珍介绍说:“这是我们从外面移植的新剧《曹操与杨修》,准备今年上演。”

墙壁上是一片片发黄的水渍,破旧的天花板也有所脱落、毁坏。与这里陈旧环境形成对比的,则是演员们紧张排戏练功的场景。

高团长说:“排练条件差演员还能克服,最让我们烦恼的是因为剧团排练又唱又敲,实在扰民,常与这儿的住户发生矛盾,但我们也很无奈。”

在院子里,记者见到一些道具,高团长说,由于没有专用仓库,道具实在没地方放,只好暂时放在院子里。

随后,记者来到曲剧团办公室,在实用面积不足45平方米的二室一厅内,容纳了财务、人事、党务、创建、档案等多个部门,使办公空间显得更为拥挤。

尽管办公条件差,却没阻挡住他们对曲剧艺术的追求、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剧团从青年演员抓起,以戏代工,培养了一批挑大梁的青年演员,如孙玉香、张兰珍、陈素菊、海波等一大批优秀中青年骨干力量。

记者还见到两位80后、90后的演员,据她们讲,每月收入只有几百块,但她们并不觉得苦,一心只想着学戏,盼望能在戏剧艺术上有所作为。从她们清纯坚定的目光中,记者读到了她们对艺术的执著追求。

国家一级演员、《风雪配》中高秋芳的扮演者孙玉香快人快语,谈起自己多年来的从艺感受,孙玉香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她说:“曲剧是我省申报成功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希望它能传承下来。要传承就要靠演员,剧团发展不能断层,我们这批中青年演员之所以能在目前戏剧萧条的情况下坚持下来,靠的就是对艺术的热爱,对曲剧的热爱,如果能改善一下我们目前的工作环境,我们工作得会更起劲,郑州市的曲剧事业也将更辉煌。”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