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约2600辆车驶出河医大门
曾有车主找停车位在医院转7圈
河医立交桥处四周,违法停车重灾区的名号由来已久,车主到此因没地方停车怕被贴条苦恼,民警则因违章过多贴条贴到手软无奈。
除此之外,“停车难”的现实情况,同时衍生出了更多的“车托”,他们带领车主将车停至犄角旮旯,收取高额停车费,甚至趁车主离去后,实施不法行为。
昨日,为了缓解河医立交桥一层附近的交通压力,保证车辆行驶畅通,交巡警三大队联合郑大一附院发掘出最大数量的停车位,并显示于新建门诊楼的电子屏幕上,为本市和外来车辆指示引导。
晚报记者 刘涛 实习生 郭艳娜/文
晚报记者 廖谦 实习生 付帆/图
开车看病,车位比床位还难找
患者家属在医院转7圈也没找到
昨日10时许,交通平缓期,尽管有交警的指挥,但由于人多车杂,河医立交桥一层的交通仍显得十分混乱。
在建设东路,郑大一附院北侧,沿路边停满了车辆。
交巡警三大队一中队指导员李延洲负责在棉纺东路、大学北路和建设东路等路段流动性巡逻。李延洲说,很多车主只是为了图方便,想着看个病号马上走,就把车停在了路边。“经常接到电话举报,交警也只能用贴条的方式,对违章车辆进行处罚。”
有些车主则因费尽周折找不到停车位,情非得已将车停在路边。
据郑大一附院工作人员汤师傅介绍,在医院停车高峰期,他曾和同事在医院出口处清点过,当日共有2600辆车驶出医院大门。
老汤说,他曾经碰到过一名患者家属,在医院转了7圈,急得满头大汗,最终没给车找到位置,气得给他抱怨:“开车看病,车位比床位还难找。”
老汤的腰带上总会挂着几把车钥匙,都是患者家属急着带患者就诊,没有时间停车,把车钥匙留在他这里,请求他帮助占个车位。
市民建议
公共停车位成了私人专用,应加强管理
停车场管理人员表示,许多车辆停放时间较长,长期占用车位,导致停车位不流动,“有的车一停就是好几天,离开时仍按照停车一次的费用缴纳”。
此外,附近商贩也反映,立交桥周边每天有约2000辆机动车停放,但是正规停车场仅有600多个车位,停车位供给严重不足,停车难成为河医立交桥一层道路交通的顽疾。
一些市民也呼吁,希望政府能够考虑在郑大一附院周围建立大型停车场,以缓解该区域停车压力,改善附近交通出行。
不要相信“车托”,你会后悔的
据了解,就在医院周围,因停车难衍生出30多人的“河医车托”,他们主要盯着外地车牌,看车主找不到车位时,就赶紧上前指引车辆,驶入沿河路、建新街等背街小巷,或是建筑工地的空场地中。
当然,在这里收取的停车费也相对偏高,每辆大约10元,车主也只能将车停在犄角旮旯。但在此前,却屡次发生过车牌丢失、车窗被砸、车内物品被盗等现象。
因此,交警部门也在此提醒,为确保自己车辆安全,不要长时间将车辆随意停放在无人看管的区域。
目前,为了加强河医立交桥一层周边的交通疏导,交巡警三大队大队长王勇每天安排3组警力,专门在河医立交桥一层维护交通秩序,治理交通乱点,处罚乱停乱放车辆,为市民出行创造良好环境。 线索提供 沈豪杰
新闻附件
市区现有机动车:75万辆
现有停车位:12.9万个
数据显示,2010年我市共新车入户231616辆,平均每天增长的机动车达1000辆,最高纪录一天达到2246辆,而去年我市新增驾驶员也高达25万人。
截至2011年1月11日,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160万辆,其中市区机动车保有量达到75万辆。
而另一组数据则有点尴尬,市区内现有停车位12.9万个(地上66308个,地下62951个),其中政府管理的公共停车位9650个,单位内部及社区自用停车位119609个。
停车地图
为减少驾驶员寻找车位产生的无效交通,交巡警三大队与郑大一附院沟通,发掘出医院内部最大数量的停车位。
并利用新建门诊大楼的电子显示屏,提供出立交桥周边停车场指南提醒,为车主更快寻找到停车场提供方便。
统计下来,医院附近,正规停车场共有370个停车位。
据了解,医院内部目前仅有240个停车位,还有200个地下停车位正在建设中。
门诊楼电子屏上
时时播放车位信息
郑大一附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