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王涛,他穿得挺个性,戴着礼帽,帽檐上还搭着一副深褐色的墨镜。
“快闪本是一种流行的嬉皮行为,主要为了自乐。”王涛弯下腰,拿起一件淡绿色的马甲穿上。
“现在,大家一起倡议,把快闪和爱心联盟结合在一起,这样,快乐自己的同时也给别人带来快乐。”穿好衣服的王涛转过身去,背上写着两个大字——“快闪”!
晚报记者 常亮 文/图
“快闪族”成员在认真练习要表演的舞蹈姿势。
快闪族有200多名成员,还有专门的“老年快闪队”
王涛本是一名大学舞蹈老师。去年9月,开始在网上倡议组织“快闪”活动。
短短半年多时间,和王涛长期通过网络保持联系的“快闪族”成员已有200多人。
成员年龄最小的13岁,还专门组成了一支由50岁以上成员组成的“老年快闪分队”。
“以前,我们‘快闪族’里基本都是20多岁的年轻人,但现在,有好多老年人也通过网络联系参加快闪活动。”王涛拿出一张名册,“看,我们‘老年快闪队’里,有好几位都是70多岁的老人。”
在老年公寓来了场“快闪”
王涛多次在街头看到“爱心联盟”制作的“爱心绿地领养牌”,也经常会看到一些戴着小红帽的志愿者在无私帮助别人,深受感动。
3月20日,王涛和200多名“快闪族”成员正式加入“爱心联盟”。
那天,王涛在网上发帖,组织了30多名成员一起来到舒心老年公寓,为老人们来了场“快闪行动”。
“我们的舞蹈很短,以最夸张的动作逗老人开心。台下老人一笑,立马‘闪人’!”
每月计划至少4次“爱心快闪”
田关心是文化路街道办事处“爱心联盟”的负责人。“快闪族”的加入让他特别开心。
“前两天去老年公寓,他们表演结束后,还留下来帮老人捶背、揉肩、包包子,忙到很晚才离开。”田关心说,爱心联盟专门给他们做了队旗,还配发了志愿者小红帽。
“他们计划每月至少组织4次‘爱心快闪活动’。”
“这个动作好,有喜剧效果……”昨天下午4点,王涛和几名“快闪族”成员拿着新队旗,在认真地排练下一次去福利院演出的舞蹈。
大红的队旗上印着“快闪族”的新名字:快闪第一族志愿者表演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