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9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丹青凝聚致大海
独步画坛第一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丹青凝聚致大海
独步画坛第一人
——访著名大海画家、中国民族画院院长周智慧先生
一帆风顺

丹青凝聚致大海

独步画坛第一人

三十春秋磨一剑

周先生生于书画世家,不仅书法写得好,画的画更是名誉天下。他所画的大海作品中西合璧,有深厚的中西绘画涵养。记者问,为何能画出前人所不能画出的海时,周先生道出了其中的秘密,那是他毕三十年之功,才画出了浪涛滚滚、山崩海啸的大海来。

周先生出生在洞庭湖畔,3岁开始习画,长大后成了一名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的海军军官。他当过海军俱乐部美术员、海军文化部创作员、海军展览馆馆长。执行任务时,在海上一待就是半个月,多时达3个多月,大海的丰富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决心要把大海画好。为了更好地画好海,周先生遍游中国的万里海疆全方位地立体地去观察体验海。周先生还坐直升机到空中观海,冒着生命危险借助海洋机器人潜游到海底560米观察海底的情景,周先生的生命已和大海融为一体。

周先生用10年的时间,对书法和中国画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画山水花鸟,各种技法都达到驾轻就熟的程度。他又用10年的时间学习油画,对油画技法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对近代西方画海名家的作品反复研究。但画出来的还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大海。他又用了10年的时间,将中国画和油画等画种的技法相融合,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30年来,他总结出一整套画海的中国画技法和经验,即将由国际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海108法》理论著作,使中国画面貌一新。周先生说:“笔墨当随时代,就要不断求变、求新,以时代的审美为目标,让中国画成为真正的当代艺术和世界艺术。” 所谓水无常势,周先生画了上千幅的海,便是上千个海域,上千种波涛。

40多年来,他行程近几十万海里,祖国的3600个岛屿都留下他的足迹,1.4万公里海岸线,都洒下他的汗水。他画的速写足有300多本,创作中国画大海作品近6000幅,在中国和世界各地举办《大海专题画展》30多次,为海派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月的一天,记者来到位于金水路边的金桥宾馆,推门进入一个大厅,只见几个人围着一位正在挥毫的书画家。书画家身材适中,长发及肩,神采飘逸,颇有艺术气质。书写前稍稍凝神片刻,即刻便泼墨如注,大开大阖,激情澎湃,一派大家风范。书法间隐见水墨神韵,真正体现了书画同源,观者不时鼓掌叫好,为其艺术风采而折服。有人介绍,这便是中国民族画院院长、著名大海画家周智慧先生。趁他休息的间隙,记者上前采访了他。

晚报记者 尚新娇

晚报特约记者 任杰

周智慧,笔名周天,斋名墨海堂。国家一级画师、中国民族画院院长、国防大学美术教授。1958年8月出生,湖南省益阳市人,汉族,大学本科学历。

1975年至1998年,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今日世界、美术、时代周刊等国内外报刊发表美术作品800余幅。1990年至今,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及日本、韩国、美国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12次,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和美国亚太博物馆、韩国现代艺术馆等国家和地区及私人收藏家收藏。荣获“中国山水画百杰”、“世界书画艺术名人”、“世界金奖艺术家”称号。

海疆万里寄翰墨

周先生说:“我与大海相处25年,时时与大海相伴,天天看的就是大海,日出日落,大海变幻无穷,大海和人一样会哭会笑,有其性格,有其灵魂。与它相处久了,就会发现它的秘密。”是的,在周先生笔下,大海也有七情六欲,它时而平静如镜,风和日丽,时而暴风骤雨,兴起几十米高的大浪。

在画家眼里,第一朵浪花都有自己的姿态,每一幅大海都有独特的意境。画作《涛声》《月夜》《海阔天空》同样画的是海,但涛声不同,性格不同,颜色不同,呼啸,吟唱,倾听,海就像一个哲人,传递给人不同的观感,联想。《惊涛骇浪》中云与海与石,和谐交融,升腾出一种壮美的空间。《碧海轻歌》中其蔚蓝色的色彩,格调何其悠扬,仿佛大海在轻轻吹着口哨,那种欢娱自在之情令人怦然心动。

谈到他的以大海为主题的画作,周先生不无动情地说:“我是大海的儿子,大海是我的父母亲,我要用我手中的画笔去表现它,歌颂它,画出它的神韵与伟大。”谈起大海与中国人的审美,周先生说:“其实,中国人非常喜欢大海,皇帝的龙袍,皇家用品的装饰中都有大海的图案。中国对龙是崇拜的,龙生在海里,海是龙世界,所以大海特别伟大。”

将海入画,这是一道千古难题,大海难画,几乎是没有多少画家敢去问津的题材。周先生说,在2800年的中国美术史上,还没有画家以大海为主题来画画。可以说,周先生的创作填补了这一空白。有俗语“画山易画水难”,中国画大都为静物,而水瞬息万变,所以,将大海的真正气象描摹出来,非有大手笔与大气魄不可。周先生感慨道,“画画讲究三个方面,一是技术,二是生活,三是意境”,光是20多年的海上生涯,海上作业的艰辛,一般人就难体会得到。

可想而知,艺术不仅是技术所能,还有艺术家宗教般的生命投入,方能以自身生命点燃艺术的光华。

艺无止境追卓越

开宗立派是每个画家的梦想,不仅是当代的一大贡献,也泽及后代。海派画也赋予了大海的精神,当可独步中国画坛。

1999年,周先生历时一年多创作了大型巨幅高科技动感画《三军联合演习》,现场观看时,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极大兴趣,并获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辉煌成就全国展览一等奖,由军事博物馆收藏。

周先生已10余次在北京、上海、广州、长沙等地举办个人书画展。同时,也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举办《大海专题画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20日~30日,应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院长察尔金教授的邀请,周先生将赴该院主办《周智慧大海画展》,这是在列宾美术学院建院262年来,首次邀请中国画家到该院举办展览,俄罗斯国防部画院院长看了周天创作的大海后赞叹不已,他说这是他在当前世界各国见到的最好的大海画作;他赞誉周智慧是中国人民伟大的艺术家,是世界级的大海画大师。

采访即将结束时,记者问,你画了几十年的大海,从中得到了什么人生启发?周先生说,大海是人类生命的摇篮,有很多值得赞美的地方,人和大海相比太小了。海纳百川,吐故纳新,这都是大海对人类的启迪。

其实,大海给我们的启示,同时也是周先生大海作品给我们带来的寓意和启示。

艺无止境,尽管周先生的大海画已至艺术高峰,但他还在继续研磨,探讨,使他手中的大海作品更加简洁,更加开阔。

谈起当今的艺术收藏市场,周先生说,艺术与经济的关系是互动的,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就发达繁荣。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带来负面效应,文化是绿色食品,文化是永恒的,文化的魅力远远大于经济。经典的艺术作品可以百年千年地流传,所以中国文化的前景十分广阔,书画也是如此。

谈起河南之行,周先生说,这次来主要做一些艺术方面的交流活动。河南是一个书画大省,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记者注意到,周先生有一印章是“周子”,意为周朝的儿子。记者问:“河南汤阴是周文王研究六十四卦之地,所以周先生此行也是寻根了?”周先生微笑点头,并说,以后还会经常来河南,增加与河南的文化交流。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