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7版:观星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怀念奶奶
高瞻远瞩
父亲,一条失明的老狗
家 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怀念奶奶

□仲斌

听到奶奶逝去的噩耗是在去年农历腊月二十五下午,当时正忙着做春节放假前的准备工作,我立刻停下来手头所有的事情,接上妻儿立刻往老家赶。父亲说姑妈上午来我家看望奶奶,奶奶中午还吃了不少饭,在姑妈的唠叨中,86岁的奶奶坐在轮椅上安然地走了。

我的家乡在豫东平原一个离县城二十公里左右的偏僻村庄,小时候,白天经常跟奶奶下地干活,晚上和奶奶在一个床上睡觉。她经常很熟练、很动情地背诵“老三篇”,讲她干什么都不服输的故事,教育我要好好读书。奶奶时常以她在那个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的年代,供父亲上学成为全村唯一的高中生而自豪。听奶奶说,她16岁就嫁给了爷爷,爷爷弟兄三人,那时全家十余口人以给地主种地为生,一年收成半年粮,吞糠咽菜,逃荒要饭度时光。

在我的记忆中,奶奶一直是弯着腰走路的,父亲说这都是大集体吃大锅饭时繁重的体力劳动造成的。那时没了爷爷,奶奶便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奶奶很要强,她挣的工分不比男劳动力少。她常教育我说,宁愿干活累死也不让别人说个“不”字。

奶奶正直善良、生活积极乐观。现在算来,奶奶在三十二三岁便开始守寡了,那个年代改嫁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她坚信生活会好起来。小时候父母对我的教育要求很严,不好好学习是要挨打罚跪的,而每逢这时奶奶总是护着我,对父亲说,光打行吗,要说服教育。奶奶常说,做人要三条道路走中间,不要让人在背后戳脊梁骨,人争一口气,神争一炷香,凡事不吃馒头争口气等,奶奶这些话我一直记在心中,从来也就没忘记过。

锄草耪地、割小麦收大豆、掰玉米摘棉花、刨红薯收芝麻、犁地施肥,乡下总是有干不完的农活。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农民用在种地上的时间少之又少,除农忙外,村里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挣钱了,可奶奶由于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她总是闲不住。她耳不聋、眼不花,除了做一些简单的农活外,自己的衣服还能缝缝补补。我的儿子出生时,奶奶还给他做棉袄棉裤呢。直到2006年底,奶奶因脑梗塞导致行动不便时,才使她不得不停了下来。奶奶精神状态好,每次去医院检查身体时,除原来因患脑梗塞造成的行动不便外,其他身体健康指标均正常。奶奶思路清晰,每次回家看望她时,总是亲近地拉住你的手不放。当你告诉她你要走时,虽说从心里很想让你在她跟前多停留停留,但她每次都是坚决地推着你让你赶紧走。奶奶认为儿孙在外面工作是最大的事,不要因为看望她而耽误干好工作,奶奶一直是这样为儿孙及周围人想得多,唯独为自己想得少。

这就是我的奶奶。奶奶的一生是充满磨难坎坷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