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15版:热烈祝贺中原报业传媒集团今日揭牌 上一版3  4下一版
巧借地铁发展大机遇
谋求人才培育新方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谋”先于“行”“三高”模式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培育人才
巧借地铁发展大机遇
谋求人才培育新方式
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人才培养战略纪实

巧借地铁发展大机遇

谋求人才培育新方式

随着“中原经济区”被写入“十二五”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成为河南要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而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市交通,无疑为拥有“城铁、地铁专业”的河南高校带来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与难得的机遇。

作为河南省政府、郑州市政府首批的我省城铁、地铁培养和储备专业人才的全封闭军事化学校,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适时抓住了时机。该校坚持以高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为远景目标的人才培养战略,突出行业特色,用专业特色彰显学校特色,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内外就业网络,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 晚报记者 唐善普

“谋”先于“行”

打造郑州首批地铁专业院校

去年夏天,走出高考考场的赵梦瑶异常轻松。因为她要报考的学校与专业目标很明确,在考前就已将专业和就业考虑好了,选报与地铁相关的专业。

“我的爸妈对郑州地铁的建设很关注,郑州地铁开工后,他们首先想到了今后带来的就业机会,很支持我报考地铁相关的专业。”选择了郑州铁道学校的赵梦瑶言谈中对未来充满自信:“郑州地铁1号线在2013年正式投入运营,我也正好在2013年毕业,与郑州地铁来次美丽的邂逅。长这么大,我从来没坐过地铁,以前压根没想过长大后会在地铁上工作,我要认真学好专业课,做个合格的地铁员工。”

“谋”先于“行”。事实上,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在两年前就“闻”到了前景。

该校常务校长刘艳萍告诉记者,两年前,他们领导班子成员密切关注着郑州市地铁建设的进程,并针对轨道交通未来的人才需求进行周密调研。为此,他们的领导班子成员专门走访了很多地铁、城铁的城市和相关部门,并依据国际城市轨道交通职业人才配备标准,通过调查预测出,郑州地铁一号线开通后,为保证整个系统的全面、安全运转,每公里平均需要60~80名管理及技术人员。这些人员包括地铁、城铁的运营、通信、供电、线路、机车车辆,以及物业服务等所有系统的人员。

于是,在2009年,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专门开设了与城铁、地铁、高铁等轨道交通相关的全部专业,涵盖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的所有工种,培养紧缺的人才。这在当时的郑州还是第一家。

善抓机遇 巧借“地铁”大打就业牌

“在2013年,我市地铁将投入使用。到2015年,仅郑州市需要的城市轨道交通中、高级专业人才,就有近2万人。而我们的第一批毕业生,在2013年就毕业了。”说这话时,校长付全立的语气透着格外的轻松。

这“轻松”是有根据的。

当“十二五”如期而至时,对于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来说,这个机遇是千载难逢的。

在“十二五”期间,郑州市轨道公司计划投资497.3亿元,新建和续建地铁项目7个,包括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及二期、2号线一期及二期、3号线一期、4号线、5号线等,共计140.43公里。按照规划,2015年前,我市将建成1号线一期工程和2号线一期工程,全长45公里,形成“十”字形构架的骨架网,郑州将迈入地铁新时代。

此前,郑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向媒体介绍,郑州轨道交通开工需要地下工程、工程与水道、土建、铁道工程、机车工程、车辆工程、信号控制、供电等多项专业人才。后期地铁投入运行还需要屏蔽门系统、防火自动系统、智能售票系统、车辆维护等人才。

而郑州市真正需求量特别大的地铁人才,是在地铁进入运营状态后。在每个站点,都需配备机车司机、车辆控制人员、车辆维修维护人员、轨道维修人员、车站维护人员、技术协调管理人员、车站值班员、调度人员、运营管理人员、乘务员、售票员等客运服务类人才和设施设备维护保养类人才。工作人员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

李倩倩是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10级1班学生。她说现在就业这么难,选择轨道交通运营专业,就是考虑到就业前景好。

在校长付全立看来,地铁、城铁的兴起需要人才先行。一个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势必要有合适充足的人才作为后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轨道交通人才是陌生的。但随着地铁、城铁建设的飞速发展,在未来数年中,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将在包括郑州在内的全国很多城市走俏。

当一些学校年年为毕业生就业操心奔忙时,他们的毕业生却根本不用发愁就业的问题。作为一校之长,又怎能不轻松?

苦练精气神 打造代表河南轨道服务的高标准

4月的郑州,已让人感受到暖阳的热度。在郑州铁道学校操场上,整齐划一的队伍,标准的军姿。教官威严地发出队列口令,身穿地铁制服的队员们正按照口令认真地做着各种动作。

学生制服以藏青色西装配天蓝色衬衣、红色领带,五角肩章星花,帽徽图案为象征轨道交通的标志,使着装学生显得更为活泼靓丽。

2011年的春季,郑州铁道中等专业学校迎来了600多名春招生。这批新生带着对轨道交通的憧憬,张望着,探寻着。在经过学校三年的专业培养后,他们将成为我省轨道交通领域的重要一员。

“轨道交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搞好机车运营,要确保运营安全、通畅,不仅要求运营人员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并掌握先进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求运营人员具有很强的纪律性,具有快速反应能力。”付全立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每年开学都会对学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军训,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快速反应能力和吃苦精神。

军训只是学校培训学生的一个训练项目。付全立校长表示,在以后的学习中,学校还将把学生分批派往省内外地铁、城铁营运管理比较先进的城市,进行实地培训。

教务处陈君处长说,目前,学校已投入了大量资金建设实训基地,同时早在两年前就联系好见习基地,让学生把学业完成好,希望将来在地铁、城铁线路上工作。“相信我们的学生能为市民好好服务,能代表河南轨道交通服务的水平和形象。”

“三高”模式

培养中、高等技术应用和管理人才

2013年郑州地铁建成通车后,郑州地铁、城铁人力资源的配置将全面实现高层次、专业化、立体化的提升,同时,随着企业技术科技含量的提高,国外设备的大量引进,办公自动化程度的全面实施,将会带动地铁、城铁员工素质和技能的全方位提高。这对培养专业人才的高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动适应,主动服务是我们的办学思想,目的就是要致力为社会培养中、高等技术应用型和管理型人才。”在谈到铁道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时,刘艳萍说,具体就是对学生高标准招生,高质量教学,高规格就业,用“三高”模式打造专业人才。

招生就业处何兆祥处长告诉记者,由于轨道交通人才的特殊性,在每年招生时,学校对报考的学生把关很严,除了成绩,对身体素质和健康条件都要求很高,比如身高、视力、是否色盲、男女生比例等。“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考虑到就业单位的用人标准,这也是为学生将来就业负责。”何处长说,将来,市场需求规模最大的,还是轨道交通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如运营管理、通信工程、供电、线路工程、机车车辆、高压电工、空调制冷等“蓝领”技术人才。

为实现学生将来的高就业,并能快速与用人单位的岗位融入,很好地做到无缝衔接,学校采取了邀请用人单位提前介入的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进行,真正做到无缝衔接。”刘艳萍说,一是定培养标准。对用人单位的具体岗位进行定位分析,明了单位的用人标准,学校按照用人标准“定向”培养。二是定教材。用人单位的工程师和学校的教师一起,以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标准为蓝本,编写出适应实际工作任务的教材,力求实用和可操作。三是在师资上进行支持。用人单位抽调经验丰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亲临教学一线,走上三尺讲台,结合实际案例与经验,为学生上课。四是指导实训过程,重点向学生介绍并强化轨道交通行业日常工作中的工具使用和故障应对处理方案。

刘艳萍说,学校根据市场和企业的共同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在用人单位和学校的“贴身”指导下,将教育与培训这两种理念融合起来,强化培养学生的操作和动手能力,形成了一种独具一格、而又有实效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模式。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