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7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力打造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领头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全力打造中原经济区科技创新“领头羊”

辉煌“十一五”刚刚过去,崭新“十二五”正在开篇,特别是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宏伟目标,正激励着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找准自己的位置,一展宏图。郑州市科技局以壮大科技综合实力为重点,全力推进科技事业取得重大突破和显著成效,科技创新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起到了巨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一帆风举,百舸争进。郑州市科技局找准定位,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做法和经验,很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通讯员 肖建

回眸“十一五”辉煌成就

回眸“十一五”,郑州市科技局积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围绕中心工作,抓住发展主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着重抓好自主创新工程,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大幅度提升了科技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技创新的实力、地位和影响力日益彰显。从2008年起,郑州市已先后跻身“中国城市综合创新力50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工程试点市”、“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行列,拿到了国家的五块牌子,并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并连续两届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十一五”期间,郑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郑州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郑州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郑州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的意见》、《郑州市企业研究开发费用认定管理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和措施。自实施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以来,共有33家企业165个项目享受3.15亿元税收抵扣,使企业得到了创新政策的实惠。

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通过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和自主创新工程,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095.4亿元,比上年增长25.8%,比2005年增长282%;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达到665.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37.9%,比上年增长26.6%,比2005年增长321%。目前郑州市有高新技术企业223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43.1%。已培育出销售收入超亿元高新技术企业92家,超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34家,超1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19家;培育出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07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5家,省级创新型企业31家;重点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突破170项,其中,国家级71项、省级49项、市级50项。辉煌科技、汉威电子、郑州华晶、四方达4家工程企业实现上市,威科姆、生茂光电等16家企业已列入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好想你枣业已通过中国证券会首发申请,预计近期上市。汉威电子、安图生物等迅速发展壮大,成为行业龙头企业。

研发中心建设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郑州市本级科技经费投入1.92亿元,全社会R&D投入44.83亿元。争取国家、省各项科技资金达到2亿元,超过了市本级科技经费投入。截至2010年底,郑州市已建立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8个、重点实验室31个、院士工作站2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2个、重点实验室26个、院士工作站1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郑州机械研究所“新型钎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郑州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实现新突破,分别达到8203件、5677件,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4%和49.2%,比2005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33%和429%。其中发明专利占申请专利总数的比重达到30%,比2005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5%,比十五末增长5%。“十一五”期间,郑州市共产生科技成果843项。其中,95项达到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674项达到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29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44项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奖,381项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内铁路通信信号领域市场占有率居行业之首。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重型成套桥梁施工装备关键技术、产品开发及工程应用”项目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组织建设了包括科技信息综合平台、小麦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节能减排(郑州)科技支撑信息平台、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专利信息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平台、制造业信息化综合平台、科普传播综合平台等十大平台,构建了比较完善的科技共享服务体系,走在全国地市前列。近期,科技局依托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组织开展了“基于云计算和SOA架构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项目,进一步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建立了科技服务支撑环境和应用服务新模式,促进了科技管理向科技服务的全面转变。其中,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入网台数达到1805台(套),利用不到20万元的投入,撬动盘活郑州市总价值14亿元的大型仪器设备,已为会员单位提供检测试验服务17000多次。郑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总数达到30家,在孵化企业达到2300家。

展望“十二五”宏伟蓝图

科技工作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2011年是郑州市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着力打造中原经济区和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关键之年。因此,郑州要想当好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的“领头羊”,就必须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整合优势科技资源,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和辐射中原经济区经济建设加快发展。

2011年,主要目标要实现“八个突破”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的35%以上,比2010年增长25%,增速高于全省5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突破850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的37%以上,比2010年增长27%,增速高于全省7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突破45%。比2010年提高3个百分点。

●争取列入国家、省各类科技项目200项,资金总额突破1亿元。

●培育创新型试点企业突破50家。

●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分别突破9000件和6000件。位居全省第一,分别占全省的30%和33%。

●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0亿元。比2010年增长16%,位居全省第一,占全省总成交额的80%以上。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突破56%。比2010年提高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6个百分点。

“十二五”主要目标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65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占全省的37%;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占全省的40%;高新技术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突破30家;专利申请量突破15000件,专利授权量突破8000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突破60%。高新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位居中西部城市前列。同时,到2015年,汽车和装备制造领域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超常规发展,其规模达到1800亿元;新材料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新能源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生物及医药产业规模达到14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

下一步主要重点

抓好十项工作:

一是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产业领域实施重大科技专项。2011年,投入7000万元以上市级重大科技专项资金,争取列入国家、省重大科技专项3项以上,争取重大专项资金3000万元以上。力争获得50~80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科技成果,促成60~100项品牌优势产品。

二是围绕科技自主创新工程、国家“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创新示范工程、国家“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创新示范工程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积极争取国家试点城市的相关政策和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补贴资金的支持,争取的项目和资金数额在同批次批准的试点城市中位居前列。

三是围绕科技攻关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农业科技创新计划、民生科技、科普传播惠民计划等实施专项行动计划。今年,实施350个科技项目,争取国家、省立项支持100项,争取资金7000万元以上。通过开展专项行动计划,培育一批150个具有活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建1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和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建设60家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四是围绕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进一步加大研发平台建设力度。今年新建市级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50家,升格为省级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20家,建立院士工作站15家以上,力争年内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3~5家。

五是围绕产学研推进工程,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资源的聚集效益。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与国内知名大学、科研院所的交流与沟通,今年择优支持50个以上产学研合作项目,3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六是围绕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积极培育创新型试点企业。今年,培育创新型试点企业要达到157家以上。

七是围绕实施“113” 创新人才培育计划,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做好“十二五”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今年再遴选培育30个左右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按照《郑州市院士工作站管理办法》,认定35家以上院士工作站。

八是围绕产业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明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有力的区域,加快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建设。到2015年,培育10家省级、20家市级创新型产业集聚区。

九是围绕加强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合作基地建设,推动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今年支持对外科技合作项目10项以上,争取列入国家、省对外科技合作重大项目2~3项,建设2~3家合作基地。

十是围绕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建设国家知识产权产业试点创意园区,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发展战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