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8版:独家责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当兵17年,代练兵5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给孤寡老人当过儿子
给贫寒的孩子当过爸爸
“有困难找老代”成为驻地百姓口头禅
当兵17年,代练兵5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给孤寡老人当过儿子

给贫寒的孩子当过爸爸

“有困难找老代”成为驻地百姓口头禅

驻地附近有个孤寡老人,他知道后,主动上门要求给老人做儿子,常常到家扫地、喂饭、购买日常用品。

听说有一对姐弟因家庭贫困而被迫辍学,他主动找到孩子的父母:“让娃上学去吧,以后的钱我来出。”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代爸爸”。

在部队,他还习惯性地把苦活儿、累活儿、危险活儿揽到自己头上,犯罪分子的刀、山上的滚石、矿井中的洪水都差点要了他的命,在部队17年中,死神曾经5次与他擦肩而过。

他就是武警三门峡市支队教导队大队长代练兵。晚报首席记者 张锡磊

武警三门峡市支队供图

今天的训练就是明天的实战,训练中代练兵冲锋在前。

“大娘,以后我就是你儿子”

在17年中,代练兵获得过“杰出青年卫士”、“十大感动三门峡人物”等很多荣誉,“爱民模范”也是其中之一。

驻地群众只要有困难,代练兵从不推辞,“有困难找老代”早已成为驻地群众的口头禅。

驻地大坪村有一个叫王阿婆的孤寡老人,早年丧夫,膝下无子,体弱多病,生活很是凄苦。

代练兵知道后,找到了老人的家。

当他走进老人居住的低矮瓦房时,一股刺鼻的霉臭扑面而来。望着满屋零乱的摆设和躺在病床上的老人,代练兵鼻子酸酸的。

他拉着老人的手说:“大娘,我是旁边武警中队的党员小代,以后我就是你儿子。”

说完,他便卷起袖子,把老人家中的卫生彻底地打扫了一遍,并买来了生活用品。

此后,他便成了老人家中的常客,照顾她的生活起居。

一次老人生病,邻居给代练兵打来电话,他连夜赶到将老人送往医院抢救,跑上跑下,寻医拿药。每天中午还熬制鸡汤,给老人一口一口地喂。

病房的其他病人都羡慕地对老人说:“你这个当兵的儿子真孝顺。”

老人更是乐得合不拢嘴,逢人便说:“练兵不是我亲生儿子,却胜过亲生。”

在这些年中,代练兵认下了不少像王阿婆这样的“爸爸妈妈”。

除了“编外儿子”外,他还有一个“编外爸爸”的身份。

2002年代练兵在大坪村开展助民劳动时,得知该村杨光、杨笛姐弟俩学习成绩很好,却因家庭贫困而被迫辍学时,便主动找到孩子的父母。

他将兜里仅有的500元钱塞给了孩子的父亲,“大哥,让娃上学去吧,以后的钱我来出。”

10年来,代练兵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经济上资助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孩子们把他亲切地称为“代爸爸”。

多年来,代练兵先后联系4名资助对象,关注弱势群体,累计捐钱捐物30000余元。

一个注定与“兵”有缘的人

代练兵这个名字注定他一生与“兵”有缘。在他带的官兵中, 1人当选武警部队唯一一名十七大士官党代表,2人被武警总部表彰为“优秀四会教练员”、“优秀带兵士官”,1人荣获总队优秀士官人才奖,28人入党提干,17人荣立三等功。

爱兵如何爱,严兵应怎样严,如何处理好“待兵”与“带兵”的关系,这些都是代练兵经常思索的课题。

代练兵很爱他的兵,他记得他所带的每个官兵的生日。

说起老代带兵的经历,战友李希亮讲了一个小故事:2005年的一天,战士张世勇患上病毒性感冒,已经两顿没有好好吃饭。炊事员给他做了一碗鸡蛋面,谁知他嫌油腻,只想喝点清淡的汤。代练兵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到炊事班亲手做了一份酸汤鸡蛋面,小张一下子就喝了两大碗。

中队战士张鹏患灰指甲严重,久治不愈,十指都红肿疼痒,只得用小刀将指甲全部削掉。

代练兵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定时帮他清洗伤口、敷药,并先后打电话向家中、驻地老中医求医问药,直到他痊愈。

代练兵带兵也是出了名的严,为提高官兵执勤技能,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他把战士拉到山窝子里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大雪封山的时候,他把战士拉到山口进行抗寒训练;山洪暴发的汛期,他带着战士到库区进行涉险训练。人们都说,战士只要是到了一中队,就是一片烂铁早晚也被打成一块钢。

代练兵黑起脸来比谁都黑。一次,市里给一中队一万元奖金,有人建议拿出几千元钱给中队干部发点补贴,代练兵脸一黑:“这钱是战士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每一分都得花到战士身上。”最后支委会研究决定,这些钱全部用于改善战士学习生活条件,奖励训练标兵。

17年部队生涯,他曾5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给群众帮难解困,是代练兵始终坚持不懈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导向,而代练兵更明白,要爱民不仅要做到助民,更要为民。

“作为一名党员,人民群众的安危重于泰山,只要有我在,就不会让一个老百姓受到一点伤害。”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有危险自己冲在前面,他在17年的部队生活中,曾有5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

2009年5月10日,三门峡市区输水通道护坡塌方,23万市民饮水面临威胁。

正在感冒输液的代练兵听到这个消息跳了起来,拔下针头,就站到了出发的队伍里。

塌方的地段地形非常复杂,填堵不易,45度的斜坡,200米湿滑的道路,6200个沙袋,3个小时时限。

代练兵冲在最前面,嫌灌满泥浆的鞋子碍脚跑不快,他把鞋子甩在一边,扛起沙袋就往前冲。

当战斗就要结束的时候,一块巨大的山石从山顶滚下,正在塌方下作业的地方技术人员小张吓得手足无措。

眼看要被砸中,代练兵奋力跃起,抱着小张就地一滚,呼啸的山石擦肩而过,小张安然无恙,而他却因用力过猛,掉进了冰凉的河里。

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他由于长时间劳累,加之冰冷河水的刺激,开始剧烈咳嗽,但仍挣扎着起身要去抬沙袋,最后,几个人硬是哭着把他抬上了救护车。

轰动全国的7·29陕县矿难救援中,时任三门峡支队一中队中队长的代练兵主动请缨,带领100名官兵紧急驰援。

可惜天公不作美,夜里12点多,矿区下起了大雨,雨水裹挟着矿渣在强降雨的带动下,形成一个直径达2米的漩涡,肆虐的山洪向坑道倾泻。“党员骨干跟我跳!”话音刚落,代练兵第一个跳进齐腰深的洪水中。

冒着被卷进坑道的危险,代练兵和战友们连续在水中浸泡12小时,装填、搬运沙袋12000余袋,加固堤坝800余米,铺设防水塑布1500余米,挡住了吞噬69名矿工兄弟的夺命洪水。

结婚9年,与妻子相聚不足40天

代练兵是个合格的武警战士和部队领导,但却不是个称职的丈夫和父亲。

他和妻子陈云霞结婚9年,但两人相聚的日子不足40天,虽然他现在的家离营区只有几公里。

“代练兵结婚结得可真是容易!”熟悉他的战友们都这样讲。

2002年2月,正沉浸在喜悦中准备请假结婚的代练兵,就在发出结婚请柬的当天,突然接到了参加总队集训的命令。

他把请假条锁进了抽屉,打着背包提着行李买好了火车票,一身戎装如约来找陈云霞。

陈云霞又爱又气,两人在路边照了个5分钟立取的快照,匆匆办完结婚证后,支队把他送到火车站,踏上了开往郑州的列车。

2003年底,陈云霞怀孕已经5个月了。

考虑到代练兵已经连续两年没有休过假,支队领导就想让代练兵回趟家多陪陪家人,但是代练兵却拒绝了支队的好意。

由于家中无人帮忙,已怀身孕的小陈不得不亲自操持这个家。一次买菜回来上楼梯时意外摔倒,所幸被邻居及时发现送去了医院,但孩子没了。

一年中秋节,妻子陈云霞带着刚满5岁的儿子东东独自在市医院的输液室排队,儿子喉咙发炎愈发严重,而代练兵却因执行巡逻任务不能回来。

好不容易给东东扎好了针,却发现已经没有了位置。无奈之下陈云霞只能一手举着药瓶,一手扶着东东坐在角落里输液。可一不小心,跑针了!自己在慌忙之中也不见了挎包,而钱、手机和各种证件都在里面。

面对哭泣的孩子和不翼而飞的挎包,一贯坚强的她六神无主,情急之下只好借别人的手机给代练兵打去电话,催促代练兵来医院一趟。

“我现在正在执勤呢,实在是走不开,要不你先找咱妈吧。”代练兵无奈地回答。

“每次都来不了!孩子病成这样了你还是来不了!你心里还有没有孩子,有没有这个家?”陈云霞忍不住向代练兵发了脾气。

对代练兵“有意见”的不仅是妻子,还有6岁的儿子东东。因为很少和儿子在一起,父子俩比较陌生,到现在东东几乎不喊“爸爸”。为此,陈云霞尽量创造机会,让二人交流。一次,陈云霞以“找爸爸要钱买玩具”为借口,带着东东去找老代。见面后,儿子向老代要了300块钱,转身就跑到妈妈身旁,“妈妈,爸爸给了300块钱,我们走吧。”一句话,说得夫妻俩眼泪差点掉下来。

其实陈云霞埋怨归埋怨,她对丈夫很理解也很支持:“练兵身上这身军装是国家给的,不能为国家工作,为群众办事,当兵还有啥意思?他的安全是我最关心的。我不在乎有多少荣誉,平平安安就好!”

照顾孤寡老人是他的必修科目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