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7版:本·拉丹被击毙 上一版3  4下一版
美国为何这时干掉他?
0503ydgg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美国为何这时干掉他?
为防止中东北非变成恐怖主义温床
为奥巴马政治前途加分

为防止中东北非变成恐怖主义温床

为奥巴马政治前途加分

解读 美国为何这个时候击毙本·拉丹

如今,北非中东动荡,“基地”组织有可能渗入,孽生恐怖主义,“故必灭之而后安”。

以美国CIA加以色列摩萨德的神通,要抓一个本·拉丹,并非难事。

一直让他活着,因为他活着的价值在于——美国为这样一个敌人的存在而找到扩军备战的理由,以弥合国内和西方阵营。

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击毙本·拉丹?

据我的推测,现在北非、利比亚、叙利亚发生民主运动的国家,大量的“基地”组织成员在组织当地反政府的力量,“基地”组织把民主运动变成孽生恐怖主义和反美反犹势力的温床。

所以我们看到以色列官方对该地区发生内战没有什么态度,或者说态度很谨慎。中东国家的独裁者,如卡扎菲等,其政权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美国和以色列的认可,但在国内遭受了各种民主运动的反对。

所以说,已经或多或少渗入中东民主运动的“基地”组织,对独裁者而言是威胁。

这是一个很尴尬、很纠结的局面——一方面独裁政府对待民主运动者是很不好的,但对付恐怖主义却是很有效的——因为“暴政是对待黑社会的最有力手段”。

在这种状况下,美国要为自己的几个利益取向做出选择,故将本·拉丹灭而后安。

——著名学者

吴稼祥

分析 奥巴马支持率短期内会上升

到目前为止,击毙本·拉丹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对美国民众的影响和奥巴马政治前途的影响。

对于民众,本·拉丹被击毙显示美国人对恐怖主义“报复到底”的决心,抚慰9·11受害者家属的心灵,对美国民众心理有非常大的抚慰作用。

对于奥巴马,之前的民意测验结果不乐观,这次击毙本·拉丹完成小布什没完成的任务,得到民众的欢迎,短期内支持率会上升,加分效果十分明显,很可能会持续到总统大选。

更加客观地来讲,本·拉丹作为恐怖势力的头号人物,9·11后达到顶点,之后能发挥的直接作用日渐减小,只是通过视频录音的精神指导作用。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死了比活着更有意义”。

10年来恐怖与反恐过程中,“基地”的分散化网络化、分支机构独立自主进行恐怖活动的趋势明显,本·拉丹个人能力下降,“基地”的力量在增加,对美国本土发动袭击策划的新地点也更多了。

美国的头号敌人在转变,击毙本·拉丹确实值得庆幸和抚慰,对于实际上反恐的难度其实没有本质的不同。

有评论说,追捕本·拉丹10年,今天突然击毙,是不是有一些“巧合”。这样的猜想有一定的根据在于,9·11十周年、面临大选。

但是对于击毙的地点,并不是原来认为的恐怖分子的落脚点,旁边就有一个军事院校,这说明美国及其盟国对于本·拉丹的行踪已经非常熟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李伟

现状 美国反恐面临更大考验

其实,此前拉丹已经“死去”了数次,只不过事后被证明是“乌龙球”而已,但其背后满载着的,却是美国人对拉丹的刻骨仇恨。因为他,美国人不仅失去了数千同胞,不仅遭受了巨大经济损失,不仅改变了外交航道,而且还失落了曾经引以为荣的安全感。

更为严峻的是,拉丹还渐渐地成为一种象征,成了一个“符号”,而从战略上看,与一个“符号”作战,也着实不如与一个有“实际行动”的人交锋来得痛快,也更有效率。

在不满情绪之外,美国国内也依然担心“基地”组织可能会再次发动袭击,这也使得人们对拉丹一直逍遥法外的现实感到分外失望。

如今,拉丹死了,但反恐斗争却没有终结。

对巴基斯坦来说,由于此番被美方宣扬为“巴基斯坦方面提供了情报并一同参与了行动”,这就意味着,拉丹的助手和信徒们,将会把复仇之火引向巴基斯坦,毕竟,袭击美国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美国本土也不敢大意,因为有比拉丹更具威胁的“接班人”早已对美国虎视眈眈,并很可能会在9·11十周年之际采取行动。

——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国际问题专家张国庆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