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约谈雀巢等6大洋奶粉
早前被媒体指“顶风涨价” 企业纷纷否认要涨价
5月6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联合利华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秩序受到严厉处罚。记者昨日了解到,就在同一日发改委在北京约谈了国内6家主要“洋奶粉”负责人,以了解奶粉价格等情况,当中就包括了前期被媒体指“顶风涨价”的企业雀巢、澳优等。
郑州现状
“都是说洋奶粉要涨价,咱们要不要先囤货?”这几天,是否囤奶粉成为新妈妈中一个热门话题。
昨日,记者走访我市几家大型超市,发现奶粉市场风平浪静。一位促销人员告诉记者,4月以来大部分品牌都没有调整价格,与去年相比非常稳定。但是记者注意到,平时各个品牌都在比拼的促销买赠活动,在多美滋等品牌上已经消失。
嵩山路某大型超市,雅培金装小安素900克听装奶粉,价格是225元,多美滋金装4段900克听装奶粉价格是170元。一位促销表示,这个价格已经维持了很久。
虽然最近奶粉零售价格一直维持在春节后的水平,但是也有消费者反映,“很多品牌都在变相涨价,看看各个品牌换包装的速度就知道了。”
这位消费者指出,某品牌以换罐子的开口为契机,价格上调10元,“说是新技术的成本。”然后调整配方,一听价格上涨30多元,“说是增加了DHA的含量。”对于相同包装的奶粉来说,价格是一直没变,但是在新产品上市不久,旧包装产品很快就不再生产了,“这不是变相涨价吗?”
记者昨日联系雅培咨询热线,接线员表示终端价格在经销商处仅会有微调,而记者随后咨询该公司郑州办事处时,接线人员表示4月以来价格一直很稳定,对于近期是否有调整计划,对方表示不能接受采访。晚报记者 辛晓青
洋奶粉:是“例行工作”
消息人士称,5月6日下午发改委价格司召集了雅培、多美滋、惠氏、雀巢、美赞臣、澳优生产商开会,了解乳品进口、数量、价格、生产等情况。国产奶粉生产商暂时未收到约谈通知。在接受采访中,上述6家“洋奶粉”中有3家确认了约谈一事。
“几乎是所有外资奶企都涉及了。”一家有份参与约谈的奶粉企业联系人说,其更倾向于把此举看作是发改委例行的工作。“据我们了解,每个行业都要‘过一遍’,今年的工作重点是稳定物价嘛。”
另一家有份参与的奶粉企业负责人说,约谈是每个企业单独进行的,发改委向其查询了媒体报道的涨价问题,为此他们都做好了近期奶粉成本方面说明的准备,“尽管我们已一再澄清没有提价计划,但是深刻体会到政府在价格维稳方面付出的努力。”
企业联系人纷纷对涨价消息表示否认
这次发改委约谈“洋奶粉”,业内普遍认为是对外资奶粉企业成本压力的一次“摸底”。
按照媒体早前的报道,澳优“能力多”奶粉在近日上调30元至338元。不过,在接受采访时除美素佳儿奶粉外,“洋奶粉”企业联系人纷纷对近日的涨价消息表示否认,又指今年是近年来价格最“风平浪静”的一年。
澳优联系人称,上述奶粉价格属于促销结束、恢复正常市场价;雀巢、雅培、惠氏、美赞臣均称未收到要涨价的消息。而美素佳儿则表示,自3月1日起部分900克罐装奶粉上涨18元~31元,不过3、4阶段奶粉和妈妈奶粉仍维持原价。
“洋奶粉”为何敢涨价?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洋奶粉在国内市场的话语权和定价权得到进一步提高。海关总署今年3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八成以上的国内消费者认为,进口奶粉质量优于国产奶粉,甚至越来越多的国内乳品生产企业,如贝因美、飞鹤和娃哈哈等,为适应国内消费需求也开始使用进口奶源,导致了对进口乳制品的需求居高不下。
中国奶业协会倡议
(发改委约谈后)
乳制品企业不囤积居奇、哄抬物价,不以非法手段垄断商品价格;不搞价格欺诈或变相涨价,在获得合理利润的同时,维护乳制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40.2%
56.9%
54.8%
62.3%
65.1%
飞鹤乳业(国产)
雅士利(国产)
澳优
美赞臣
贝因美(国产)
名称 奶粉毛利率
部分奶粉企业毛利率
(据2010年财报)
新闻链接
“洋奶粉”毛利率到底多高?
据调研公司Euromonitor的统计,上述6大“洋奶粉”在国内奶粉市场份额约为40.1%。翻查上市公司年报可以发现,婴幼儿奶粉尤其是高端奶粉毛利率普遍较高,国产品牌如贝因美毛利率更站上65.1%,甚至高过一些“洋奶粉”。 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