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7版:中国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人民日报盘点形式主义
“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0504xsj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下一篇4      【打印】  
人民日报盘点形式主义
“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人民日报盘点形式主义

“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组读者来信,继续晒出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在当下中国,形式主义成为一大社会公害,其恶果人们有目共睹,但形式主义之风为何能刮遍社会各个角落,畅行无阻?这背后的原因,不能不令人深思。

安排干部当村官“锻炼”

“送温暖”华而不实

“社区活动室”当摆设

“国际质量认证”走过场

“文明城市评选”搞猫儿腻

A

安排干部当村官“锻炼”

去一个学校采访,正在和校长交谈时,有人进来对校长说:“上面催要下基层当一周村官的人员名单,5个人,必须是副校长,今天就要报上去。”

我知道,这个城市目前正在各单位搞一项“我当一周村官”活动,让广大干部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锻炼、为民造福。很多单位都闻风而动,派出科级或者以上的干部,到指定的村子去“当一周村官”。

这项活动的目的是让各级行政干部“放下架子,沉下身子,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密切干群关系”,但让中小学校的校长们也去“当一周村官”,实在令人哭笑不得。(陕西咸阳日报 王永杰)

B

华而不实的“送温暖”

在我们这里,一些上级部门的“送温暖”活动形式主义色彩很浓:“送温暖”前好几天就给我们打招呼,大家早早就行动起来,忙得不亦乐乎。这还不算,“送温暖”者来时一大帮人马,大车小车,前呼后拥,随行的摄像师、摄影师照个不停,捕捉每一个“细节”。这样的“送温暖”活动,成了华而不实的扰民添乱之举。

“送温暖”本是扶贫济困的一种方式,现在弄得像个“秀场”。要真心实意地给贫困人家“送温暖”,就应悄悄送,要维护贫困者的尊严,绝不应如此兴师动众。(青海西宁市 于泽良)

C

当摆设的“社区活动室”

我搬到现在居住的社区10年了,初来时看到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办起了许多面向居民的活动室,着实高兴了一阵子。但是时间长了,才发觉不是那么回事儿。因为从我搬来那天起至今,就没见这些活动室对外开放过,什么时候去都是“铁将军”把门。

不过说这些活动室都从来没“活动”过也不是实情,据常在那一带马路上运动的退休老人讲,个别活动室在有上级领导来参观时,也临时开过门,只是领导前脚走,后脚就关门了。

(辽宁大连石化公司 朱爱华)

D

走过场的“国际质量认证”

几年前,我所供职的某事业单位,决定进行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北京一家认证公司的指导下,很快通过了该认证。

我以为通过了认证,单位管理水平会上一个台阶,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项认证纯粹是纸上谈兵,无论是“内审”(单位内部自查自检),还是“外审”(认证部门审查),都只是坐在办公室里看资料,而不到现场检查实际工作。比如设备运行记录,只要记录本上记录的内容符合“每小时做一次运行记录,字迹工整,无涂改痕迹”等规定,就算达标。

就这样,几年下来,单位花去了数十万元的认证费,员工们付出了大量无效劳动,非但对工作没有促进,反而因应付一年一度的年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

(山西太原市 易民)

E

搞猫儿腻的“文明城市评选”

由于互联网的发达,许多地方的评选活动都借助网络平台进行。评选本来是件严肃的事,但在利益的驱动下,一些评选变成了游戏——“指尖运动”。

前几年,某城市为当选全国文明城市,在投票截止的前一天,发动政府机关干部在网上为自己的城市投票。同时还发动移动、联通的工作人员、高校大学生为自己的城市发短信投票。为此,移动、联通的工作人员停业一天,大学生停课一天,专门做投票这件事,谁投得多,奖励就多。最终每个人发了上百、上千条信息,这个城市也以高票当选。

有些先进个人的评选也是这样来拉票的。为什么一些优秀人物贬值了?就是形式主义太多。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让群众难以辨别。(黑龙江大庆市 丰 伟)

据《人民日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