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下举横幅,网上频发言
形成社会舆论,地铁公司改变初衷
公民意识广受称赞,被网友尊为“举牌哥”
“我在这里土生土长,对这个城市天生有一份归属感。我天生比较怀旧,挺遗憾没有住在老城区。对旧城区的保护是需要的,现在有些东西消失得太快了,不得不拿起相机留住这份回忆。”
——陈逸华
【征集签名】 “将意见反馈给地铁公司,让他们改变”
去年,广州地铁公司发公告称,一号线16个车站将进行总体翻新改造,预计花费9277万元,计划在2013年年底完成。翻新工程将铲去原有墙面,改为统一灰色石板。
今年4月中旬,广州16中的高一学生陈逸华在微博和“地铁族”论坛上提出质疑:“一号线是否需要全面翻新仍有待商榷,并不是所有的站都残旧到要翻新的地步,且翻新工程庞大,会产生大量烟尘污染地下空气。而从文化角度看,一号线每个站原有的装修风格与特色被全然抹杀在石板下。从乘客角度看,千篇一律的装修会造成车站的识辨性降低。”
接着,陈逸华又到珠江新城地铁站服务台反映意见,但没有得到积极回应。5月3日,陈逸华打印了200多份传单,放学后在农讲所地铁站发放,但没有引起市民关注。“举着横幅可能会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他买来晾衣竹竿,制成横幅,写上“请支持联名反对一号线‘统一化’翻新行动”等内容,在地铁口收集市民签名。3天时间收集了300多个市民签名。他也承认自己的行动有点过激:“我只是想引起市民和媒体的关注,将意见反馈给地铁公司,让他们改变。”
【得到支持】 公众“围观”下,地铁公司三度回应
被网民们亲切地称为“举牌哥”的陈逸华,得到社会上一片支持声。在公众的持续“围观”下,广州地铁公司在一周内三度回应。
5月6日,地铁公司首度公开回应质疑,称地铁存在安全隐患,旧线路老化、装饰材料残旧破损,装饰材料许多已无法购买修补,因此需要全线改造。但未能平息质疑声。
5月7日,陈逸华到珠江新城地铁站服务台,就地铁公司首次回应提出多点质疑。第二天,地铁公司主动约见他。第二次回复质疑,地铁公司就为什么翻新作出详细的解释,剖析了存在的安全隐患,仍然坚持改造。
5月10日,广州地铁公司第三次回应公众对于此项工程的质疑,态度“大转弯”。地铁公司新闻发言人钟学军表示,会本着节约原则翻修,未开工的车站没有坏的地方不会改动,在尽量保持总体风格的基础上,达到安全、节能、环保、节约的效果。陈逸华获悉地铁公司最新表态后,欣喜若狂。
【解读成名】
“我是被误读的,根本不想成名”
因为这件事,陈逸华也成了学校里的名人。对于此前传言学校“封杀”一说,陈逸华摇头表态:“老师没有让我不再参与这件事。老师告诉我,个人的行为学校不会干涉,我可以继续理智地表达想法。任何处分、封杀都是不存在的。很感谢老师给予我那么大的自由度。”
陈逸华出生在广州一个普通人家,他的父母很认同孩子的想法。“他们觉得我的意见可以表达出来,但又觉得我过激,害怕我惹事,受到伤害,也劝阻过我。”
解读“成名”,陈逸华颇感无奈,“举牌”纯粹是为了吸引公众关注这件事,这是最迅速的能看到效果的办法。“有些地方我是被误读的,我根本不想成名。”接下来,陈逸华希望回归正常的高中生活,“但我还是会保持对社会的关注。”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