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8版:A28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天地之中”在我心中
红叶多情
卢崖怀古 □王一汀
“天地之中”与嵩山历史建筑群
f0526jk2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天地之中”与嵩山历史建筑群

□张建华

一年前,在足球王国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无疑成为大会上最耀眼的明星:与会21个成员国代表毫无异议地一致通过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而审议时间则不足区区五分钟!时至今日,也许成功的喜悦还持续萦绕在人们的心头,人们依旧激动着、振奋着、自豪着……但是,有一种疑问也一直伴随着这种喜悦和激动而同样萦绕于人们耳际:何为“天地之中”?登封嵩山为何是“天地之中”?“天地之中”与嵩山建筑群又有何关系?从即日起,本报将陆续刊登一批书写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稿件,以飨读者。

在古代,人们大都认为自己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是天地的中心,这是囿于当时科技发展水平和人们认知能力局限所致。这里所说的“天地之中”是一个集地理、历史、政治、文化乃至宗教信仰、民族感情等诸多因素为一体、具有浓厚感情色彩的概念。虽然它与地理方位有关系,但更多具有民族历史与文化“圣地”的意味。可以这样理解,“天地之中”因自然(天文、地理)而生,却因文化(历史、政治、精神)而成。理解登封嵩山之所以被称为“天地之中”、嵩山建筑群之所以被冠以“天地之中”,也必须由此契入。

登封嵩山被称为“天地之中”,当然有地理自然因素。中国“天地之中”的观念最早确立于西周早期。西周初年(约公元前11世纪),周公姬旦,分封屏藩,制礼作乐,建章立典,在登封阳城“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至之影尺有五尺,谓之地中”,“土圭之长,尺有五寸。以夏至之日,立八尺之表,其影适当与土圭等,谓之地中,今颍川阳城地为然”,判定阳城就是天下的中心,登封嵩山“天地之中”由此肇始。西周早期有一件非常有名的青铜器——“何尊”,也讲到了武王灭商后告祭于天,以嵩洛为天下中心、统治民众一事。这是关于嵩洛地区“天地之中”的最早、最真实的记载。《周髀》,是西汉的一部天文数学著作,著名的勾股定理便是由此而出。在这部书中,作者通过周密的计算,以“科学”方法确定了地之中心,它就在阳城(今登封告成——观星台)。东汉大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共有一中心,大地的中心自然也就是天球体的中心。他通过观测天象,在《灵宪》一书中最终确定这个中心也在古阳城。《周髀》和《灵宪》,为登封嵩山“天地之中”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最终确立了其无可争辩的“中”的地位。

纵观中国历史,“中国”、“中原”、“中州”都曾是以嵩山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的代称。作为东方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宇宙观的体现, 以登封嵩山为“天地之中”的概念虽历经3000多年,却从未被动摇过,也更不曾被替代过。

登封嵩山成为“天地之中”,还与其长期位于中国古代政治权力和精神文化的中心区域密切相关。二者对登封嵩山地区“天地之中”地位的最终确立和巩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西周择“天地之中”建都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其政治中心要靠近夏、商的中心地,取得文化上的主导地位。西周定都洛邑,一是考虑到洛阳距天室山(即嵩山)不远,是一个具备良好山水组合的上佳的风水环境,便于与“天”的沟通;二是考虑到这里曾是夏都之所在,于此建都便于尽速确立其政权的“合法性”。周公测日影、定地中、定都洛阳的同时,不但确立了理论上的“天地之中”,还客观上把国都从地理上的“天地之中”相对分离了出来,确立了登封嵩山地区在精神文化意义上的“天地之中”。这种概念的确立,深深地影响了后来各种文化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如礼制、建筑、宗教(佛、儒、道)、科技等,无不是在登封嵩山或初创、或鼎盛、或复兴、或为“万流之宗”……达摩、寇谦之、僧一行、郭守敬、程颐、程颢、朱熹、司马光等高僧名儒大家,纷纷会集于此,促成了登封嵩山地区精神文化“中心”的形成。历代帝王为了证明政权的“合法性”、宗教团体和学者们为了争取更深刻的影响力,无一例外地坚守登封嵩山 “天地之中”的理念,从而将这个早期的政权中心逐渐转化成了人们心目中的“圣地”。

“天地之中”理念从最初的因自然认识而确立,到世俗政治中心和精神文化中心的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中国”、“中岳”、“中原”、“中庸”乃至中国建筑的布局(对中轴线的追求),无不透散着“天地之中”观念的光彩。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