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2版:名家寄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晚报,都市中的朝来之日和暮霞之光
0531geli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晚报,都市中的朝来之日和暮霞之光

在《郑州晚报》成立62周年,改版9周年之际,我们特意约请省内知名作家和豫籍著名作家,请他们谈谈多年来对晚报的印象、感受和建议,以及未来对《郑州晚报》的期待、愿景。在《郑州晚报》的成长历程中,他们始终关注晚报,见证了郑州的风雨变迁。在他们笔下,有对《郑州晚报》美好的记忆,字里行间充溢着朋友和亲人般的情愫,其细腻真挚的情怀令人感动。

晚报记者 尚新娇

杨宜锦

我是《郑州晚报》的忠实读者。面对每天都拥有数十个版面的一摞摞晚报,我会感到自己是面对一席内容丰盛、味道多样的自助餐。我的目光总会从各种广告的围追堵截中挣脱出来,找到属于自己的营养和美味。关注民生,反映民意,信息丰富,文风活泼——这是《郑州晚报》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时常看到别出心裁的标题。

张一弓(著名作家、原河南省作协主席)

作为一名老报人,我对《郑州晚报》有着一份独特的感情。自《郑州晚报》创刊以来,郑州晚报对于河南文化及中原书风的发展也给予了广泛关注与宣传,如“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活动、翰墨春秋全国百位著名老书法家作品展等。近年来河南正从书法大省向书法强省迈进,希望《郑州晚报》为书法成为河南的“文化名片”作出卓著的努力和贡献。

宋华平(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书协主席)

《郑州晚报》在长期积累的经验、影响力的基础上,改版以来有更大发展,它走进千家万户,走进读者心灵,成为社会发展的真实纪录,成为读者大众心灵与情绪的载体。

《郑州晚报》作为郑州市鼻祖大报,作为郑州市的神经、灵魂、喉舌,随着今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深度发展,在未来的大都会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孙荪(著名文艺评论家、散文家、原河南省文学院院长)

伴着郑州成长,伴着郑州发展,纪录郑州的风雨历程,见证郑州的历史变迁。62岁的郑州晚报,更年轻,更有活力,更像郑州人亲切的朋友。

祝郑州晚报越办越好!

田中禾(著名作家、原河南省作协主席)

愿《郑州晚报》张扬信仰的宝贵,让读者从这儿获得一份精神上的坚定;愿《郑州晚报》宣示发展的重要,让读者从这儿获得一股改变现状的精神力量;愿《郑州晚报》传扬艺术的美好,让读者从这儿获得一份精神上的享受。

周大新(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我家除订有《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中国文化报》外,我还专门交代家人订了一份《郑州晚报》。《郑州晚报》多年来对河南戏剧的发展给予了支持,《程婴救孤》《清风亭上》获奖时皆进行了整版报道,借此机会表示感谢。希望郑州晚报能够继续关注河南戏曲发展,提高河南戏的知名度。

李树建(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省豫剧二团团长)

在这漫长而短暂的20年里,文学从辉煌趋于平静,我在这里,一直与我、与文学同在的还有《郑州晚报》。 《郑州晚报》改版以后,在我们的文学活动上也总能看到晚报人的身影,我和晚报的缘分得以不断延续。

何弘(评论家、河南省文学院院长)

《郑州晚报》很好看!改版9年来,贴近生活,贴近民生,贴近大众,版面设计新颖,文字活泼精美,给人带来阅读的愉悦。我祝它今后在办报方面更加贴近社会生活,沟通民意,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我也会继续关注《郑州晚报》!二月河(著名作家)

一张晚报就是一座城市的脸,是这座城市的心跳、生活、精神的写照。生活滚滚向前,只有文字把我们的足迹留了下来。感谢《郑州晚报》的编辑记者们,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诸多细节。

马新朝(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庆贺《郑州晚报》改版九周年:

传播独立精神如黄河奔流不息;

建树民族尊严似嵩山巍峨挺立。

墨白(小说家、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

《郑州晚报》是一份有着广泛信息和文化追求的百姓之报,是都市中的朝来之日和暮霞之光,又有着中原大地上升起的田野的诗意和炊烟。面临新世纪,必然会使它因信息更加广泛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因文化追求的深邃鲜明而更见其报人的尚德,使中原大地上的田野之树和炊烟之诗,因更为高大和对某种境界的接近和抵达,让这份报纸日日都有耀眼的晨光暮霞和未来的光辉。 阎连科(著名作家)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280237 2011-05-31 00:00:00 二 晚报,都市中的朝来之日和暮霞之光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