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晚报是 我的恩人 我的娘家 □晚报记者 王战龙 他们是一群平凡的人,相貌、职业和穿着打扮,如果不仔细辨认,转瞬间就消失在人潮涌动的街头。但在有一天,他(她)却用坚韧和执著在自己生活的圆圈内做出了一个不平凡的举动,你和我亦可做到或者模仿的举动。 他们是感动中国人物,2004年以来,《郑州晚报》相继推出了洪战辉、李剑英、李灵三位感动中国人物,几年过去了,他(她)们或者他们的家人现在生活的咋样? 希望小学的老师已经增加到了18人 5月28日,李灵来到郑州,参加河南电视台一档“我是河南人”的节目录制。 接到记者的电话,电话那头的李灵很开心,笑着说:“听着郑州晚报的电话就觉得可亲,那是我的娘家,是我的恩人!我是通过郑州晚报的报道走入千家万户,成为‘感动中国人物’。” 李灵说,那张烈日下骑着三轮车的照片已经成了她独一无二的标志,出名的还有她的希望小学。 自从郑州晚报报道后,李灵的希望小学就成了村民教育的希望,周边村庄的人争相把孩子送到她的学校,李灵说,明显看着教室已经挤得无法再多坐一人,学生家长还是“固执”地求着她,让自己的孩子在这个学校念书吧,“不管咋劝,家长就是坚持”。 李灵毕业回乡那年,第一学期仅有28个学生,第二学期增加到120多人,每增加一部分学生,她就垒个教室,到被媒体报道之前,已经有300多名学生。 她说,这个学期学生已经增加到了586人,老师也增加到了18人。 政府也给李灵重新划拨了一片新校址,距离老校园500多米。新校园由政府投资和爱心捐款以及李灵个人筹集的一部分共同筹资兴建。李灵说,两层教学楼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同时也新建了一家幼儿园,现在正忙着后期的粉刷、绿化等工作,一切都在为入住做最后的准备。 只想着新校园何时落成,没时间考虑找对象 《郑州晚报》曾建立了一个“图书中转中心”,呼吁社会各界捐赠书籍给贫困学校的孩子们,现在捐赠的图书已经填满了整个图书室。 李灵每天的生活不仅要接收图书,还要去周边考察其他需要图书的学校。她说:“我们学校的学生有书看了,但并不代表其他贫困学校的孩子也有书读。” 据李灵介绍,为了让爱心延续,她已经将部分图书转捐给了周边的贫困小学。目前已经有10个学校享受到了“郑州晚报图书中转中心”的爱心图书。 李灵出名后,经常会有爱心企业打电话问她“还有啥需要帮助的”?李灵说,每次有人这样问的时候,她都觉得羞愧,“想想两年前那个破旧的学校,和现在相比,那已经是天翻地覆了,人要知足。” 5月26日,一家爱心企业执意要给她捐助,她说,如果要捐助,不如给乡里每个学生一本字典吧。27日爱心企业捐助的字典已经分配到各个学校。 从办学校那天,李灵便忘了自己的终身大事,记者问,“现在个人大事有进展吗?”电话那头的她笑了:“现在就想着新校园赶紧建成,能赶在冬天之前让学生住进去,哪有时间考虑?”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